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释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近义词
自欺欺人、弄巧成拙、掩目捕雀
反义词
开诚布公、光明正大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
有一次,这个人看中了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铃铛。这只铃铛造型非常精致,声音也很响亮。于是,他就想,怎么样才能把铃铛弄到手呢?想来想去,最后他决定要把铃铛偷走。
可是,只要用手去碰一下铃铛,铃铛就会"叮零叮零"地响起来。门铃 一响,别人就会听到耳铃铛的响声,听到了响声,就会被人发现了。那样就偷不了铃铛了,怎么办才好呢?
那个人想了好久,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觉得会被别人发现是因为耳朵能听到铃铛响,如果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铃铛的响声了吗?于是,他就用这个方法去偷铃铛。
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带着凳子,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下门前的铃铛。
谁知道,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这家主人听到铃铛响后,就跑到大门把他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