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李白·独坐敬亭山赏析

2024-10-04 20:39    诗词歌赋    来源:365文库

李白·独坐敬亭山赏析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此二句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个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显然是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可以想见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回肠荡气。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如果长安招引他,他会不随众鸟高飞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然而风景如画又如何?我们也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本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诚如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传独坐之神。”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同时,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呼应关系。

  独坐敬亭山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古诗简介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翻译/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注释

  ⑴尽:没有了。

  ⑵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⑷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赏析/鉴赏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秋天。这时,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达10年之久。长期漂泊,使他看透了人情冷暖;怀才不遇,让他对现实失望复失望。既然滚滚红尘中再找不到一块可以安放心灵的静土,诗人只能超脱凡俗去和大自然对话。诗中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清高冷傲、孤独寂寞的.心绪。敬亭山,一名昭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北,为南北朝时代诗人谢朓赋诗的地方。

  题目中一个“独”字,点出了诗的主旨。开头两句,即对主旨进行了生动而形象的描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高远的天空中,连一只鸟都看不到,惟一的一片云彩,也悠闲地飘飘而去。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一个“尽”,一个“孤”,酿就了何等巨大的一种虚无呵!置身其间,谁人能不感到寂寞呢?好在“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是双方互动的行为,“两不厌”也正好照应了这种互动,如同说: “我看它看不够,它看我也看不够。”“它”是谁?是诗人一生七次游历过的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尽:没有了。

  闲:偷闲,安闲。

  厌:厌弃,厌烦。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对皖南山水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五十三岁至六十一岁之间,曾数次漫游于宣城一带,这首诗就是游宣城敬亭山时写的,大约在天宝十二载(753)。

  李白之所以深深眷恋宣城山水,固然在于它的清美景色,更因为那里是他一生为之低首的谢朓生活过的地方,而敬亭山又是谢朓做宣城太守时经常游赏吟咏的风景佳处,所以他来这里,自然有一种“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缅怀前贤,追寻遗踪,“千古一相接”的心理,正如他在《游敬亭赠崔侍御》中所说:“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可是,当时的李白,处境心境毕竟不同于任宣城太守的谢朓。从天宝三载(744)因遭谗毁赐金放还以来,已经十年了,生活是自由的,而心里却始终充满着“我独不得出”的愤慨和“世人自弃我”的孤独。在此情况下,诗人独坐敬亭,对着这座谢脁赏爱过的青山,思绪纷然而又心情悠然地吟出这首传响千古的名篇。

  在这首五言绝句中,前两句侧重于写景,后两句侧重于抒情。两句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相生,浑然契融。就景区体势而言,敬亭山虽然不象五岳那样雄伟高大,气势磅礴,却也是青峦翠谷,秀美可爱。李白在《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自梁园至敬亭赠会公》中曾吟咏过“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水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的诗句。在这首绝句中,诗人撇开敬亭秀色,别具只眼地单写它的鸟景云景。对这两景,又不用鸟语云漫的常见写法,而是写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所有鸟类都已离开敬亭山高飞远逝,极目长天,空空荡荡,了无馀物。山顶上仅有的一片孤云,也在慢悠悠地竟自独向天边飘离而云。鸟去山空,云去山孤,诗人眼前只剩下一座默然无语、形影孤单的敬亭山。此时此地,诗人敬亭独坐,心境物境都是一样地孤寂。而在这同一的孤寂之中,人情物性却获得了一种冥通的灵性、契合的化境。因而这两句看似寻常,实则深意内蕴,是以人的内在孤寂情感去构造山的`外在孤寂景色,又反过来以山的孤独映衬、突现人的孤独。但这种孤独和南朝诗人何逊的“羁旅无俦匹,形影自相亲”不同。那是既无人相伴又无山相亲的凄凉孤独。豪爽的李白是从来不肯让自己形影相吊的,而是每每把山月引进诗中,化入心境,使之成为驱除孤独的契友。所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是引月为友的典型一例。同样地,这首绝句以山为友,山亦以诗人为友,两单成一双,孤独感又被驱散了,山与人,两相亲,精神上得到莫大的安慰,因而才写得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对李白来说,“我不弃世人,世人自弃我”,对敬亭山来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世人弃诗人,云鸟弃敬亭,原来人与山有着一样的遭遇,一样的命运!物我之间,人与山之间存在着深固的感情与命运的联结。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必然是“相看两不厌”,物我两谐,相亲相得于一时。以此论之,这后两句倾注着诗人极其强烈的思想感情,迴响着一颗孤独心灵从自然中寻求慰藉,抚慰创伤的至诚心音。

  李白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在文化心理上还有一个沉潜极深的重要基因,那就是我们民族人与山同化共美的山水意识、山水感情。按照这种意识和感情的要求,山水等自然物象往往被人格化,成为具有人的思想、性格和感情的有情有意之物,而不是单纯供人欣赏的自然,从而使人得以以山水自然为知己。所谓“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青山似故人”,“云山也爱咱”,“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奇士相亲呢”,以及“山鸟山花吾友于”,“好鸟枝头亦朋友”等等,都是把山水自然视为至爱亲朋,同道知己。从而使人与自然在心灵上同波共振,形神合一,同化共美,故而自称“十诗九山水”的魏源说:“与山为一始知山,寤寐形神合为一”。如果说山水可以畅神是自然审美观念一大进步,那么人与自然同化共美则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居于人化自然审美活动中的最高层次。由此观之,李白与敬亭山的“相看两不厌”,乃是以民族的眼睛去观照自然,表现出我们民族共有的文化心态。正因为这个缘故,情满山河的辛弃疾才和李白一样地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所以,读李白这首诗,必须从民族文化心理上进行深层挖掘,才能理解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所反映和代表的民族心理、民族感情。

  当然,这其中也并不排斥属于李白个人的感情因素。同一个敬亭山,在刘禹锡笔下只不过是“兀如断岸无棱角”,满目枯寂“黄索漠”的山丘。同是唐人的李白和刘禹锡,对同一座敬亭山竟然有如此大的美感差异,只能从个人情感因素去寻找答案。究其缘由,主要是因它在李白心目中紧紧地同谢朓的名字连结在一起,甚至连山名也是由谢朓建“敬亭”而得的,自然有见山如见人的特殊情感,故而在大千世界的诸多名山中,“相看两不厌”者,“只有敬亭山”。而这些,对刘禹锡来说都是不存在的。通过以上论析和比较,透视出李白在这首诗中所显露的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也捕捉到属于他个人的东西。如此谈来,这首短短二十字的小诗才会是真蕴显豁,诗味益厚,百读不厌。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敬亭山在宣州,这首五绝作于李白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距其离开长安已有十年。

  ⑴尽:没有了。

  ⑵孤云:《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1)一、二两句描写了怎么的一种景象?

  答:鸟和云都飞走了,描写了空寂、凄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

  (2)后两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它的妙处是什么?

  答:抒发了一种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凄凉寂寞的心情。这两句诗的`妙处是将敬亭山拟人化,,敬亭山成了诗人唯一的知音,突出了山的有情,反衬出人世的无情,主题得到进一步强化。

  3.诗句中的“ 孤 ”和“ 独 ”两个词最能体现诗的主题,写出作者的情怀和感受。(2分)

  4.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1分,答对1点就可)以及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1分)。(2分)

  5.在这首诗有“众鸟”、“孤云”、“敬亭山”等几个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含义更丰富,为什么?(4分)

  答: “敬亭山”。在诗中,作者将敬亭山人格化,他们像朋友一样“惺惺相惜”;另一方面,山的伟岸与孤傲正是作者的人格体现。可见,该意象蕴含深刻丰富,更有表现力。

  6.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孤独失意,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孤傲豁达,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二者兼而有之。作者在政坛遭受了打击,而诗中营造了凄清的意境,可见其孤独失意;另一方面,独坐敬亭山,也是诗人的自我释放,“两不厌”说明诗人已经融入了自然,敬亭山的孤傲就是诗人的孤傲。所以说,作者是孤独又欢快,失意亦豁达,孤寂又超然的。

  二

  1.诗歌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 分)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一幅闲静幽远的游山望远图(1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1分);寥廓的长空中,一朵闲散的白云慢慢地越飘越远(1分)。

  2.抒发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1分)和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2分)。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赏析: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原文:[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3】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4】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作品赏析: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宛敏灏宛新彬)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