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官方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应届生,给学生一个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先就业再择业,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前两年,很多用人单位都为了享受补贴政策而尽可能多招应届生,结果发现同样是大学生,老师面对面授课培养的学生,跟上网课培养的学生,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于是今年秋招便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网课培养出来的学生收到了“歧视”。
22届23届24届毕业生太难了!多位学生因“疫情班”被HR拒之门外
一位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还没自我介绍,也没面试就被拒绝了。一开始学生还以为是不招应届生,结果给出的答复出乎意料,不是不招应届生而是不招疫情班的应届生。
所谓的“疫情班”,是用人单位交流的口头语,是指大学期间上过2年以上网课的学生,具体为22届、23届、24届毕业生。这三届学生表示:我太难了,大学期间上网课就已经很吃亏了,结果毕业后仍旧没有摆脱时代黑利。
学生对此表示难以接受,往届学生就业,会看毕业院校、专业、平时成绩、实习经历等等,这届学生居然被要求查看手机电量使用情况。以此查看学生平时是不是依赖手机,避免上班期间摸鱼,耽误工作进度。
该单位刚刚辞退了一位疫情班的学生,因为大学期间一边上网课一边睡觉或者玩手机,已经养成了摸鱼的习惯。上班的时候也经常溜号,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就想着怎么摸鱼、偷懒,躲在厕所打游戏,这才拒绝录用疫情班的学生。
用人单位给出解释,这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从2020年寒假开始,全国大中小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因为疫情而受到了严重影响。大学生因为多数都来自外地,如果让学生强制返校,势必会因为人口流动而增加风险,所以很多高校直接让学生居家上网课,避免在学校人群聚集增加危险。
还有的学校即便让学生返校,也是在寝室里上网课。学生在教室里听课效果暂且无法保障,更别提网课了。学生是无法逃课,但认真听课的也不多。再加上网课期间,学生无法参加实践活动,就连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也少,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都欠佳,这才是用人单位不愿录用的原因。
有用人单位给出解释,网课培养的学生专注力也不行,上班很容易分心。全靠前辈从0基础开始培养,硬“喂”出来的。这些学生也没有待人接物的能力,人情世故完全不懂,让领导们很无奈,很多很简单的事情也处理不好。
专业能力和职场技巧全要靠单位培养,无形中也增加了用人成本。好不容易把学生培养成型,也到了跳槽的时候,企业自然不愿意为他人作嫁衣裳。关键还是应聘者太多,才给了用人单位挑三拣四的机会。
不该给求职者盲目贴标签
疫情班的学生也是无辜的,不应该让学生承担后果,只不过企业也承担不起高昂的用人成本,这才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后疫情时代,带给人们的影响却还没有完全消失。打铁还需自身硬,若不是疫情班的学生确实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不会有这样的不成文的规定。
律师表示,用人单位以疫情班为由,拒绝应届毕业生已经涉嫌违反就业促进法,构成对特定群体的就业歧视。不排除有个别学生能力不符合用人标准,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所有学生,这不公平。
用人单位应该一视同仁,合理考察应聘者的能力,择优录取,而不是胡乱给求职者贴标签。这样看似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无形中也会错失一些人才,不利于企业发展。
千里马好找伯乐难寻,有发展潜力的公司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高学历不代表高素质,同理疫情班里照样卧虎藏龙。有些学生在逆境之中也培养出抗压能力,适应能力很强,或许是错过了实习的好机会,只要企业给他们一个机会,说不定就能还你一个奇迹。
应届生若是遇到用人单位就业歧视也不要因此而影响心情,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信心。毕竟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识人善任的能力,这也是双选的结果。通常招聘规定奇葩的公司,可能对员工也比较苛刻,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只要带着信心继续努力,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企业拒招“疫情班”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