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肾移植或不再受限于血型匹配

2025-03-28 11:27    头条推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中国医学界器官移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医学界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为数百万等待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这两项突破分别涉及跨血型肾脏移植和基因编辑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内,标志着我国在器官移植技术上的又一次飞跃。

首先,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肾病中心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肾脏移植中心携手完成的跨血型肾脏移植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重磅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酶处理技术,成功将B型血肾脏转化为“通用O型”肾脏,并首次将其移植到一名O型脑死亡患者身上。这一成果不仅首次攻克了ABO血型不相容移植的世界性难题,更为数百万等待肾脏移植的患者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

长期以来,肾脏移植一直受到供受者ABO血型匹配的严格限制。若不匹配,患者体内抗体会迅速攻击异型器官,引发致命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因此,O型患者由于只能接受O型肾脏,其等待时间尤为漫长,供需矛盾异常突出。然而,这项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不同血型的肾脏都有可能转化为O型肾脏,从而大幅拓宽了供体来源,有效缓解了器官短缺的问题。

据悉,该团队研究创新性合成高效α-半乳糖苷酶,在体外筛选出最合适的作用浓度、温度、溶媒等条件,对B型肾脏进行4小时预处理,成功去除了B型抗原。经过处理的肾脏在体外模拟移植试验中,展现了出色的抗血型不合血清抗体攻击的能力,未发生血管内凝血等超急性排斥反应。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初步的临床试验中,一枚酶处理后的B型肾脏被移植到一名O型脑死亡患者体内后,移植肾即刻产生尿液并存活超过63小时,且未出现超急性或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这一成果不仅初步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更为跨血型肾脏移植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中国研究团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带领的西京医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到一名已脑死亡但身体基本机能仍被维持的人的体内。这是全球首个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给脑死亡人类受体的成功案例,标志着异种器官移植取得了重要进展。

猪的器官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等与人体器官相近,被视为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候选者。然而,由于猪的基因组携带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以及可能引发人类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等风险,异种器官移植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这些障碍逐渐被扫除。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去除或关闭猪身上有风险的基因,并插入一些人类基因,从而提高了接受移植者长期存活的可能性。

这次成功的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手术,不仅展示了异种器官移植的潜力,更为解决移植器官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尽管异种器官移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排异反应、生物安全隐患等,但每一次成功的尝试都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