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因禁色令被免职

2025-04-15 11:41    头条推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三河“禁色令”风波落幕:权力任性终被问责,法治之弦需常绷紧

2025年4月15日,廊坊市人民政府网站一则通报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因“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事件被免职。这场持续半月有余、引发全民热议的基层治理争议,终于在问责风暴中画上阶段性句号,其背后折射出的权力滥用问题,值得全社会深刻反思。

时间回溯至2024年12月,三河市城管部门依据一份未走法定程序的《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强行要求商户禁用红、蓝、黑三色作为招牌底色,黑色竟也莫名被纳入禁用范围。看似“色浅、淡雅、明快、协调”的原则,在实际执行中却成了“一刀切”的荒唐禁令。蜜雪冰城被迫将招牌改绿,招商银行红色招牌却安然无恙;三河市儿童医院红十字标识被刷成绿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公园名称等公共标识也未能幸免。如此荒诞场景,让人不禁要问:权力之手,究竟要伸向何处?

商户们成了这场闹剧的直接受害者。燕郊开发区多家商户反映,招牌更换费用需自费承担,平均成本达200—2800元。面馆老板李明为更换招牌花费2000元,相当于半月房租,这无疑给本就艰难的个体经营雪上加霜。更令人气愤的是,这种强制换色行为涉嫌违反《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商户们完全有权依据《国家赔偿法》索赔。然而,在权力面前,普通商户的声音显得如此微弱。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事件出现了戏剧性转折。4月11日,廊坊市纪委宣布介入调查;4月13日,多家被改色的蜜雪冰城门店恢复原色;4月14日,儿童医院绿十字被拆除。但商户们的损失已成事实,1820家商户被迫整改,部分因舆情改回原色后还产生了二次损失。这一场闹剧,不仅损害了商户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此次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的免职处理,彰显了政府对权力滥用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任何权力都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行政执法必须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而此次“禁色令”事件中,相关部门却无视法律法规,肆意妄为,将权力任性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也伤害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同时,这一事件也为其他地方政府敲响了警钟。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百姓,用不好则会伤及自身。各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民众意愿,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和听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执行政策时,要严格依法依规,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杜绝选择性执法和随意执法。

三河“禁色令”风波虽已落幕,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却刻骨铭心。我们期待各地政府能够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地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荒唐事件再次发生,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法治之弦需常绷紧,权力任性必被问责,这是时代的呼声,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