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特朗普重新上台,很多人都搞错这件事了!

2024-11-13 07:26    财经科技    来源:网易新闻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点击上方"米筐投资"


川普再次回宫,市场又起风云。

尽管人民币应声下跌,伦敦金价格一度断崖式下跌,但美股三大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A股也喜提暴涨,强攻3500点。

资本市场风起云涌,舆论场上亦是七嘴八舌,其中一大讨论焦点便是,特朗普再次上台后,中国科技又要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该如何谋出路?

这点其实很多人都搞错了,因为不管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当选总统,美国必然制裁中国科技。而不是特朗普上台后,中国科技才再次陷入夹击。

就像拜登时期,对中国科技的制裁只是在特朗普的制裁方案上做加法。

制裁中国科技,这是美国朝野共识。

为什么呢?

有人说是这些年中国的高速、高调发展,引起了美国的注意。这个逻辑是有漏洞的,如果这样的话,日本怎么没被搞呢?

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战后日本的发展依赖于欧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被全方位控制,比如日本是美国东北亚的最大军事基地。

换言之,日本是以放弃主权完整为代价、紧抱美国老大哥大腿来谋发展的。所以对于战后日本的崛起,老大哥自然不打压。

而中国经济不仅发展起来了,主权还相对完整,不管美国谁当政,中国必然被其视为敌对国家。

所以,不要被假象迷惑,不是换个人当美国总统,就能放任中国科技自由发展的。

区别可能只是在于,拜登、哈里斯的民主党倾向于制裁中国先进工艺,而特朗普更倾向于无差别全面制裁。

像他提到的要对中国产品征收60%的关税,无疑也会波及科技的各个领域。

在美国的围追堵截下,“科技自强”已经成为全民共识。

于是,很多开始紧盯科技主题,大家的投资逻辑很简单,美国制裁中国科技→刺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要长期投资科技主题。

那么,敢问过去几年还没被科技股锤够吗?

2019年推起的波澜壮阔的科技大行情,2021年陷入巨震、暴跌中,很多人现在还站在高高的股堆上。

科技股值得看,但怎么投?投什么?绝不简单。

2018年特朗普发起毛衣战、科技战后,“科技自强”的口号飞入寻常百姓家。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科技要发展,一定要自立自强,要掌握核心技术,不能再被美国卡脖子。

科技确实要自立自强,但光靠自立自强就够了吗?陷入了这个误区,投资方向就容易出错!

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逻辑下投资科技,投资人更倾向于关注那些有外国大客户、海外市场份额占比高的企业,因为能把产品出口到海外,说明技术获得了海外大牛们的认可,买买买!

其实恰恰相反,中国科技要发展,除了自立自强,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扩大、强化民族科技市场!

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能发展、抢占国内市场的科技企业。

民族市场为什么重要?

通俗地说,没有民族市场的科技,就好像一位精明能干的保姆,即使你能发表无数篇牛掰的论文、能研究出牛掰的技术,也不过是依赖别国市场、为他人服务,哪天老板说要炒你,你就得收拾包袱滚蛋。

严肃地说,中国是有限海权,而美日等对中国海权发展极其忌惮,集中控制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岛屿及其附属的重要海域,黄海、东海和南海实际上成了几乎封闭的内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就提到,尽管现在中国海外贸易在没有海权的情况下蓬勃发展,但这是没有保障的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我国高端制造业内的9大行业出口值达到10.65万亿元,占全年出口交货值比例的72.84%。

自2020年以来,高端制造业出海贡献度连续4年保持在70%以上,2023年更是创出历史新高。

数据是值得骄傲的,但经济越是依赖海外市场拉动,就越值得警惕——

若将来有一天,美国随便给中国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对中国实行禁运,中国怎么办?

更可怕的是,若是遭到美国禁运,届时蓬勃发展的产业会导致过剩的产能,由此带来负面反噬!

当看到有人说,从2022年10月7日的制裁出台后,美国就一直没有拿出新的重量级制裁手段,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制裁手段已经黔驴技穷了。

心里充满了担忧,这简直是把美国这个霸权主义国家想得过于简单、又过于高看我们自己了。

我们必须清楚,哪怕科技自强了,美国还是可以从外销上轻易地卡住我们的脖子。

科技自强+民族市场这套组合拳打下去,用有实力、有技术的产品打开国内市场、依托国内市场,中国科技才无须再怕海外恶势力!

所以,比起关注那些一心拓展海外市场的科技企业,或许深耕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的高科技企业更值得关注。

剩下的问题是,科技是主线,那么投资科技股可以放心地长期持有吗?

估值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以科创50为例,在2021年科技行业还在爆发时,估值逼近110倍。


(数据来自:Choice,截止2024/11/7)

连被视为价值投资洼地的港股市场,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在2021年也飚到60倍左右。

这样的估值高吗?高!但当时大家惧怕高估值吗?不,不怕。

市场普遍认为,科技行业的市场空间规模大,能给予资本的想象空间也大,市场愿意给更高的估值。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大家全然不顾估值风险、政策风险,拼命买那些贵得离谱的科技股。

比如2021年5月,在科技股已出现连续下跌调整的情况下,6只恒生科技ETF集中发行。在这一年里,恒生科技ETF资产规模实现了翻倍,总值达到465亿港元左右。

结果不言而喻,大多被深度套牢。

即使经过今年下半年的绝地大反弹,目前几只基金的净值都只有0.6左右,依然较上市时跌去40%左右。


(数据来自:Choice,2021/5/25-2024/11/8)

所以,我们可以给予科技行业一定的高估值,但当市场陷入极度疯狂时,不要再被“成长空间大、可以容忍高估值”、“要坚持长期投资”的蜜语哄骗。

美国朝野敌对中国科技势头不会改,中国科技在技术上被卡脖子,在销路上也被卡脖子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如何敢用一句“中国科技必须自立自强、前景广阔”,就无脑地长线持有?

换言之,中国科技还没强大到可以撑得起如此高估值的时刻,过高的估值会让一切化为泡沫,包括你的钱包!

投资科技行业,一定要设置好止盈线,如30%、50%,到点了就跑,别恋战。

特朗普重新掌权后,美国会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在特不靠谱时期,我们用哪些投资策略,为自己、为家庭将来的资产做好保值、做好对冲,我准备了一份资料。

THE END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兴兴还是旺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