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是跨专业换一个领域努力是每年考研的同学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很多同学本科是「被专业」的,大一浑浑噩噩的过完后发现想换专业也没机会了,因此错过了很多机会。
在大二、大三接触了其他专业的内容后颇有兴趣,这时候想换专业也只有考研这一条路。对于想跨专业的同学来说,需要考虑清楚下面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跨专业,能跨什么专业。
很多同学想跨专业考研主要是不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家长帮助我们的同学填报了本科的专业,以至于同学们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就开始了本科的学习。
开学后接触到专业课时大失所望,和之前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才会有了考研的想法。又或者你现在每天上课就是上坟的心情,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一点不感兴趣,甚至也不想从事对本专业所对应的工作,那跨专业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按照目前的教育体系来说,我们接受高等教育还是为了参加实际工作的。因此,兴趣是你选择专业时候的最原始参考因素。如果专业不是你选择的,本科学校也不是你希望的,那考研的时候你又有了一次机会,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专业。
当然,很多专业跨考是有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跨考,这一点我们在之后还会谈到。
其次,我们选择专业的时候或多或少会考虑以后就业的问题,毕竟这是和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有些专业比较冷门,社会实际的需求比较少;有些专业在你大一时候比较热门,就业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等你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可能已经饱和了;又或者再有些专业只开设了那么几年,快毕业的时候发现本专业的硕士点都非常少,更不用说就业了。
因此,如果你发现现在的本科专业社会需求较少,跨专业考研是非常值得的;如果你现在本科院校档次较为一般,且所读专业是对学历要求较高,还是目前非常热门的专业,那也是可以考虑跨专业的。比如现在比较热门法律、教育、经济等专业。当然这里提到的专业也不是说一定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如果你本科院校较为一般,可能工作了几年以后晋升空间也不是很大。
有些专业对学历的要求少于你的工作经验,但有些专业刚开始对你的学历要求是比较高的,学历是晋升的门槛,毕竟我们国家各行各业都是一个圈子,融入了圈子才比较好说话。
因此,如果对现在所学的专业一点不感兴趣;对所学专业以后对应的工作内容一点不感兴趣;又或者目前专业较为冷门不太好找工作都是可以考虑跨专业考研的。
我们在明确了跨专业以后最重要的是明确两件事:
第一,报考条件。跨专业考研是我们的主观意愿,但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可以让你跨考的,有些专业队同学们前置的学历和专业都有所要求。
第二,报考难度。如果你满足了跨专业考研的要求,还得考虑所跨专业的报考难度。毕竟是从初试角度来看,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是应试性质的,认真备考的同学们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准备。
有些专业课并不是半年或者一年左右的复习就可以达到考研水平的。因此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们也要去了解具体的报考难度后再决定如何跨专业考研。
首先,我们谈谈报考条件的问题。报考条件分为两个注意点,一是学历,二是前置专业。如果是高职高专作为同等学力的考生要先确保自己符合目标院校的报考条件,很多高校对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研是不欢迎的,甚至会在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写明不接收同等学力跨专业的考生。这部分同学可以报考本专业,但是作为同等学力去跨考在部分院校就行不通了。
第二,研究生部分专业会对同学们的前置专业有所要求。考研十二大学科门类中,所有学校的法学部分专业、部分院校的教育学相关专业以及所有学校的医学部分专业对考生们的前置专业都有所要求,具体要求都可以去核查对应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
举个例子,临床医学专硕和口腔专硕就必须要求本科是全日制五年的临床、口腔专业才可以报考,或者符合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也可以直接报考临床医学和口腔硕士。因此如果本科不是全日制五年学医的同学,这辈子还想当医生的话,可能需要去再次高考了。这样的情况就是硬性要求,没办法跨考的。
再举个例子,同学们可以去查一下杭州师范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教育学学硕的专业在备注一栏里会写明,教师教育相关专业的同学才可以报考。
因此,如果前置专业非教师教育相关的,那报考这个院校的时候就需要多加注意,最好不要这样去选择了。当然,这个要求并不是每个院校都会规定的,和上面医学专业的不一样。临床和口腔专硕的报考条件放在每个院校都适用,但教育学相关的报考条件要求是需因学校而异的,有些院校可以跨专业报考,有些则不可以。
其次是报考难度的问题。我们在满足了报考条件以后,还要判断不同专业的跨考难度。毕竟复习一年考数学专业和复习一年考哲学专业是截然不同的报考难度,起码难点不一样。哲学的报考难度在于录取人数少,内容晦涩。数学专业的难度就在于专业课难度较大。
我们这里简单的将考研十二大学科门类划分为几个档次(军事学门类先不讨论):
第一次档次是理工农医,第二档次是体育学和艺术学,第三档次是哲学、历史和文学,第四档次是教育学、法学和经管。从第一档次依次往下跨考是可行性较大的。反之,难度较大。举个「栗子」,如果同学本科是学数学、物理专业,或者是工科里的机械、计算机等专业,在你决定跨考的时候,想跨考艺术、体育、文学、教育、法学和经管相关专业的时候,一般在报考条件上没有限制,起码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有限制,且专业课跨考的难度逐渐递减。
当然,同学们也不需要钻牛角尖走极端。你如果是双非院校毕业的土木专业,跨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那跨考难度也是很大的。我在这里说的跨考难度指的是相对来说,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辅导以后是可以达到一定考研要求的难度。
例如数学专业的同学,如果选择跨考教育学专业,你专业课一般会涉及教育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内容。这些内容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辅导是可以达到考研的要求的。但是反过来,如果你本科是学金融专业的,想跨考计算机专业。那专业课大概率是会考察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知识点。这对于一个没有接受过相应专业积累的同学花 6 到 9 个月的时间从头开始学习且达到某所院校的录取要求,还是比较困难的。
当然,我是从大概率上讨论的这件事。在考研的历史长河中,肯定也有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考生成功跨考上计算机专业的。但是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这样的跨考难度还是较大的。
再比如体育学和艺术学,都是需要长期积累并且需要考察某项实践技能,这对于没有相应实践技能的同学花一年左右的时间去跨考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同学们高中的时候各个班里都有体育生和艺术生,人家的学习积累从高中就开始了。
如果你只是从大三开始有了这样的跨考的想法再努力的话,还是比较难的。但是为什么体育学和艺术性放在第二个档次呢,因为这两者之中也有偏向理论的二级学科。体育学重有体育人文社会专业,艺术学中也有艺术性理论专业。这两者的专业课一般不考察实践专项技能,理论内容为主要的考察知识点。
很多时候,需要技能考察的学科门类,导师也不青睐跨专业的考生。当然,还是那句话,肯定也有同学跨考考上的,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最好还是不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选择大于努力不只是说说而已。
以上就是我们跨专业考生最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跨专业和跨什么专业。不同专业之间的跨考难度千差万别,不同专业的报考要求也是不一致的。
专业课门槛较高的专业一般不建议跨考,报考条件对前置专业限制较多的也不建议同学们冒险。如果要跨考,最好选择招生人数较多专业课考察要求没有那么高的门类。希望以上文字对考研的同学们有帮助,也预祝各位取得考研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