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新《白雪公主》:2.7亿美元打造的影视灾难?
最近,迪士尼被曝对新《白雪公主》毫无信心,甚至称其是“2.7亿美元的灾难”,这一消息瞬间引发轩然大波。作为经典童话改编的大制作电影,本应备受期待,如今却传出这样的负面评价,不禁让人好奇:这部电影的质量究竟如何?
(一)票房表现不佳
新《白雪公主》的票房成绩实在是不尽人意。在全球范围内,其首周末票房表现远低于业界预期,即便拿下了北美院线首周末票房冠军,可这也难以掩盖整体的颓势。而在中国内地市场,更是遭遇了“滑铁卢”,首周票房仅仅只有640万元人民币,甚至被同期上映的一些小众影片远远甩在身后。这样的票房数据,对于一部投资高达2.7亿美元的大制作电影来说,回本的压力简直大到难以想象。按照业内的估算,这部影片全球票房需要超过6.5亿美元才能勉强回本,可就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这个目标几乎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二)口碑崩塌严重
在各大评分网站上,新《白雪公主》的评分简直低得“惨不忍睹”。在北美主流评分网站IMDb上,得分仅2.2分,毫无疑问成为了迪士尼真人改编电影中观众口碑最差的作品;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也只有43%,在迪士尼“公主系列”真人电影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沉睡魔咒2》。专业影评人也毫不留情地指出电影存在的问题,比如好莱坞编剧协会成员就直言“电影沦为政治教条工具,娱乐性荡然无存”。普通观众的评价更是差评如潮,有人吐槽剧情平淡无奇、毫无新意,有人对主演的演技和形象表示不满,还有人认为影片对经典故事的改编过于“魔改”,失去了原著的精髓。
(一)选角争议
新《白雪公主》的选角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瑞秋・齐格勒作为白雪公主的扮演者,她的拉丁裔背景与传统认知中“肤白如雪”的白雪公主形象相差甚远。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白雪公主就应该是皮肤白皙、面容姣好的模样,可瑞秋・齐格勒肤色偏深,这让很多观众难以接受,甚至被网友吐槽为“黑炭公主”。即便她本人发文称不会为角色漂白皮肤,这种态度也未能平息网友的不满。而盖尔・加朵饰演的王后,同样引发了争议。加朵素有“全球最美脸蛋”之称,由她来饰演嫉妒白雪公主美貌的王后,实在是让人难以信服,毕竟在大众眼中,加朵的美貌丝毫不输白雪公主,这种角色设定的反差,无疑是对传统故事逻辑的一种挑战。
(二)剧情逻辑混乱
从剧情来看,这部电影的逻辑漏洞百出。首先,王子的角色被大幅改编,原本的白马王子变成了盗匪团首领乔纳森,白雪公主与他之间的感情线发展得莫名其妙,缺乏足够的铺垫和合理性。而且,为了让白雪公主显得更加独立,影片削弱了真爱之吻的作用,可又不得不保留这一经典元素,于是就出现了乔纳森吻醒白雪公主的尴尬情节,这使得白雪公主的“独立女性”人设大打折扣。
其次,王后的行为也充满了矛盾。一开始,王后派猎人去杀白雪公主并挖出心脏,手段十分狠辣,可到了影片后期,她却选择变身老太婆用毒苹果咒死白雪公主这种既没效率又有解咒风险的方式,这完全不符合人物之前的行事风格,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三)主题表达尴尬
电影试图兼顾传统与现代,融入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等元素,可结果却两头不讨好。一方面,它想要保留经典童话的奇幻色彩和浪漫氛围,另一方面又想展现现代女性的独立和自主,可在具体呈现上,却没有把握好平衡,导致故事的感染力被大大削弱。
白雪公主不再是那个单纯等待王子拯救的柔弱公主,而是想要成为领导者,可影片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她的成长历程和内心转变,只是通过一些空洞的台词来强调她的“独立”,显得十分生硬。同时,影片对七个小矮人的角色改编也让人难以理解,他们不再是传统的小矮人形象,而是变成了各种奇怪的“神奇生物”,这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童话氛围,也没有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四)歌舞部分平庸
作为迪士尼的电影,歌舞本应是一大亮点,可新《白雪公主》的歌舞部分却表现得极为平庸。与迪士尼以往的经典作品相比,这部电影的歌舞缺乏新意和吸引力,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歌曲的旋律不够动听,舞蹈编排也中规中矩,很难让人产生共鸣。而且,歌舞与剧情的融合也不够紧密,很多时候感觉就是为了歌舞而歌舞,显得十分突兀。比如白雪公主在城堡顶上演唱的那首《等待一个梦想》,虽然瑞秋・齐格勒的演唱水平有目共睹,但这首歌并没有很好地推动剧情发展,也没有展现出白雪公主的内心世界,让人觉得有些多余。
(一)过度追求政治正确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政治正确已经成为影视创作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新《白雪公主》显然是想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响应多元文化和女性主义的号召。从选角上启用拉丁裔的瑞秋・齐格勒,到在剧情中突出白雪公主的独立意识,这些都能看出电影在政治正确方面的努力。但这种努力似乎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
这种过度追求政治正确的做法,让电影在选角上忽视了观众对角色形象的传统认知,在剧情创作上也偏离了故事原本的核心,使得电影失去了平衡,既没有满足追求政治正确的观众的深度期待,又让追求传统童话魅力的观众大失所望。
(二)对经典的错误改编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蕴含着永恒的价值和魅力,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新《白雪公主》对经典的改编,显然没有把握好度。
从角色设定上,王子变成盗匪团首领,七个小矮人变成神奇生物,这些改变完全颠覆了观众对原著角色的认知,让观众在观影时难以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在剧情方面,削弱真爱之吻的作用,强行加入现代女性独立元素,使得故事失去了原有的浪漫和奇幻色彩,变得不伦不类。这种对经典的错误改编,就像是在一座古老而珍贵的建筑上随意涂鸦,不仅破坏了建筑原有的美感和韵味,也让它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价值。
(三)创作态度问题
据外媒报道,《新白雪公主》制作混乱,多次推翻重拍,这无疑反映出其创作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多次重拍不仅导致制作成本飙升,还可能让影片的风格和主题变得混乱不堪。工作人员士气低落,也会影响到影片的创作质量,毕竟在一个缺乏积极性和凝聚力的团队中,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这种创作态度,就像是一个学生对待考试,平时不认真学习,到了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结果肯定是不尽如人意。迪士尼作为一家在影视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公司,对待这样一部备受期待的经典改编作品,本应秉持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可如今却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在是让人失望。
新《白雪公主》的失败,无疑给迪士尼敲响了警钟。过度追求政治正确、错误改编经典以及创作态度不严谨,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这部电影在票房与口碑上的双重失利。迪士尼作为动画电影领域的巨头,以往凭借着经典的故事、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可如今这部新《白雪公主》却让人大跌眼镜,实在是令人惋惜。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一部电影的失败,就完全否定迪士尼的实力。迪士尼拥有众多经典的动画IP,未来肯定还会继续推出真人改编电影。我很好奇,经过这次的教训,迪士尼会如何调整策略?大家对迪士尼后续的真人改编电影又有怎样的期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