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一次性内裤灭菌成本每条或低至几分钱

2025-03-17 09:11    政务民生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一、便捷背后藏隐患,“3・15” 揭开乱象

“这些用品用完之后可以直接扔掉,尤其是长途旅行的时候,免去了清洗内衣内裤的麻烦,同时还能不断减轻行李负担,所以我这些年出门也经常在用一次性内衣这类产品。” 曾有消费者这样分享使用感受。在快节奏生活中,一次性内裤因便捷性备受青睐,不过,央视 “3・15” 晚会却曝光了该行业诸多乱象,让其安全性饱受质疑。那么,一次性内裤的灭菌成本究竟几何?

二、严格标准框定品质,行业规范有章可循

纺织品化学工程师姚蔚铭指出,一次性内裤产品需严格执行两个国家标准,分别是卫生标准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该标准对细菌、大肠杆菌、真菌等各方面都做出严格要求,可据此判断消毒要求是否达标;另一个是安全技术规范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其中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 A 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 B 类要求,一次性内裤作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 A 类或者 B 类要求 。

一家销售 “医用级纯棉一次性内裤” 企业的客服人员表示,他们的产品除了执行 GB 15979-2002 标准外,还执行 T/SZTIA 001-2023《抗菌纺织品》的标准,比其他一次性内裤更卫生。

三、环氧乙烷成主流,成本低廉引关注

(一)环氧乙烷灭菌的优势与普及

目前,大部分一次性内裤产品多采用环氧乙烷灭菌,也就是央视 “3・15” 晚会上提到的 EO 灭菌。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灭菌剂,能够在常温下杀灭各种微生物,且成本并不高。姚蔚铭称,如果均摊到每条一次性内裤上,成本可能只有几分钱,多的话不过几毛钱。例如,在一些规模化生产的工厂中,批量采购环氧乙烷以及配套设备进行灭菌处理,随着产量的大幅增加,分摊到每条内裤上的灭菌成本就会被极大地降低 。这种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像医用一次性口罩也常用此技术灭菌 。

(二)环氧乙烷灭菌的弊端与应对

不过,环氧乙烷灭菌有个缺点,即其本身有异味,如果厂家散味不完全就会残留在面料上。因此,一次性内裤产品在进行此类处理后往往需要两周左右散味的时间。姚蔚铭表示,“可能有些厂家无法承担这个时间成本,就铤而走险不愿去做消毒了 。” 部分小型生产企业,由于资金有限,缺乏足够的仓储空间用于长时间散味,若严格执行散味流程,会导致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受阻,所以选择跳过或缩短散味环节 。

四、高能电子束灭菌:成本高昂的小众选择

相比之下,在一次性内裤生产领域,还可采用高能电子束灭菌,但这种方式一般应用于食品级的灭菌,成本比较高,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并不多 。因为高能电子束灭菌设备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且对生产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使得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

五、乱象丛生为哪般?利益驱使弃责任

此次 “3・15” 晚会曝光的诸多不规范生产现象,也反映出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在灭菌环节偷工减料。虞城县倩雅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直言:“像这个几角钱的东西,我们根本不会灭菌 。” 还有企业通过伪造 “环氧乙烷灭菌” 标签、制作虚假灭菌视频、购买假检测报告等手段欺骗消费者 。

一次性内裤的灭菌成本虽低,但部分企业受利益驱使,为降低成本,忽视灭菌环节或采用不正当手段蒙混过关,置消费者健康于不顾。这不仅凸显了企业自律的重要性,更反映出加强市场监管的紧迫性。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行业生产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选购一次性内裤时,也需谨慎选择,查看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避免购买到劣质、未灭菌产品 。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