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元宵节经典的古诗词

2025-02-13 04:02    诗词歌赋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元宵节经典的古诗词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宵节经典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

  4)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5)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6)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7)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古堡长烟《元宵夜》

  8)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9)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咏》

  10)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12)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13)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14)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15)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16)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7)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18)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秦渝《元宵夜》

  19)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佳人醉》(元宵上太守)

  刘弇

  月到楼台第几。十里金虫成缀。袅琅玕、争罥绛球起。试新妆、嬉春粉黛,盈盈暗香,结谁家秾李。

  拥缇骑。箫鼓沸三市。别指春风画隼,归度鳌山影里。闲红翠。挥觞不待、游人分袂。悄朱帘十二。

  2、《踏莎行》

  侯置

  元夕风光,中兴时候。东风著意催梅柳。谁家银字小笙簧,倚阑度曲黄昏后。

  拨雪张灯,解衣贳酒。觚棱金碧闻依旧。明年何处看升平,景龙门下灯如昼。

  3、《高阳台》(闰元宵)

  蒋捷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

  人情终似娥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4、《南乡子》(塘门元宵)

  蒋捷

  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梦华。

  1、《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2、《眼儿媚》(王漕赴介庵赏梅)

  赵彦端

  黄昏小宴史君家。梅粉试春华。暗香素蕊,横枝疏影,月淡风斜。

  更饶红烛枝头挂,粉蜡斗香奢。元宵近也,小园先试,火树银花。

  3、《满庭芳》

  赵佶

  芳词来上,因俯同其韵以赐。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愈赓载,千岁乐昌辰。

  4、《忆秦娥》(元夕)

  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忆长安 

  唐·顾况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

  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

  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上元夜六首 

  唐·崔液

  一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二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四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

  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五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六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观灯

  【作者:朱纯】

  春色满侯家,金莲夜吐花。

  香膏融绛液,细烬落金沙。

  闪闪明珠箔,荧荧映碧纱。

  烟凝微作晕,焰暖欲成霞。

  绾结流苏重,缤纷宝带斜。

  人看隘珠翠,月出让光华。

  遍列雕阑护,高张绣幄遮。

  休言非敕送,吟对亦堪夸

  金陵元夕篇

  【作者:郑之文】

  朱楼隐轸薄层霄,渌水萦堤荡画桥。

  十里香风吹紫陌,一年明月始今宵。

  今宵无处无萧鼓,佳丽名都较得数。

  美酒留连拚十千,少年欢笑唯三五。

  三五年时二八游,个侬无赖逐风流。

  香轮宝勒纷填巷,翠烛红灯拥上楼。

  楼前九陌连三市,中有侯家通戚里。

  千蝶春星舞袖翻,九枝夜閤歌钟起。

  歌舞唯应此夕陈,鱼龙百戏竞争新。

  银花绛树开千丈,佛火神灯照百轮。

  花灯在处如人好,半醉筵前看鲍老。

  何客灯前到肯迟,何人花下归能早。

  花下灯前出画裾,衣香一路暗氤氲。

  不知南陌人如月,且道东门女似云。

  云移月堕欢难歇,虬水丁冬霜渐咽。

  郎心尚逐紫骝嘶,妾意先憎乌柏舌。

  归去烧灯总不眠,含情脉脉定相牵。

  余宵冷焰留红烛,明日芳尘拾翠钿。

  元夜有感

  【作者:杨宛】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

  闲闺蓦地停杯忆,如许春光伴寂寥。

  癸丑元日

  【作者:杨基】

  霏霏元日雪,脉脉人日雨。

  春来无日不轻阴,薄雾寒云满南浦。

  常年有雨复新晴,淑气韶光淡绕城。

  草色未逢金勒马,柳条先映玉楼莺。

  今年风雨兼冰雪,忘却春幡庆春节。

  野杏缄愁待酒催,江梅索笑邀人折。

  谁与观云卜大通,且须祈谷问年丰。

  相期十二楼前月,剩看花灯万点红。

  灯夕

  【作者:张镃】

  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

  璧月当天星续少,珠帘排户乐声长。

  非缘风景今殊昔,自是情怀老不狂。

  赢得安禅心似水,碧琉璃照佛龛旁。

  再入城,宿张氏庄,早起,进退格

  【作者:杨万里】

  梦觉月如昼,误惊天欲明。

  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

  山轿已十里,谯门才四更。

  脚根岂无火,须上也成冰。

  偈颂二十三首

  【作者:释云岫】

  久渴逢甘雨,他乡见故知。

  洞房花灯夜,金榜状元归。

  乐清道中二首

  【作者:葛绍体】

  雅淡风光近上元,迎神箫鼓自年年。

  客行不趁花灯市,月满寒江水拍天。

  寒夜观雪

  【作者:范成大】

  静极孤鸿响,寒疑万籁喑。

  眼花灯下字,髭断雪中吟。

  颇似偿前债,非关惜寸阴。

  可怜蝴蝶梦,翩作蠹书蟫。

  刨冻菜

  【作者:聂绀弩】

  白菜隆冬冻出奇,明铛翠羽碧琉璃。

  故宫盆景嵌珠宝,元夜花灯下陇畦。

  千朵锄刨飞玉屑,一兜手捧吻冰姿。

  方思寄与旁人赏,堕地惊成破碗瓷。

  望月婆罗门引 燕城元夕有感,且去岁汴梁行

  【作者:王恽】

  去年元夕,飘零书剑大梁城。

  春风九市花灯。

  尚忆东楼行乐,谈笑故人情。

  对一尊芳酒,满意歌声。断人行。

  梅花归梦,正一笑、柴门稚子迎。

  庭树鹊、何苦频惊。

  冬夜吟

  【作者:陈陶】

  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

  侯家歌舞按梨园,石氏宾寮醉金谷。

  鲁家襜褕暗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

  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

  霜白溪松转斜盖,铜龙唤曙咽声细。

  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

  夜游宫

  【作者:吴文英】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敧,玉搔斜,酒初醒。

  滴滴金

  【作者:欧阳修】

  尊前一把横波溜。彼此心儿有。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偎人欲语眉先皱。红玉困春酒。为问鸳衾这回後。几时重又。

  蝶恋花

  【作者:欧阳修】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忆秦娥

  【作者: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阕。

  醉蓬莱

  【作者:赵磻老】

  听都人歌咏,便启金瓯,再登元老。山色溪声,与春风齐到。补衮工夫,望梅心绪,见丹青重好。鹊噪晴空,灯迎诞节,槐堂欢笑。

  正是元宵,满天和气,璧月流光,雪消寒峭。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万象森罗,一奁清莹,影山河多少。玉烛调新,彩眉常喜,寰瀛春晓。

  忆秦娥

  【作者:朱淑真】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永遇乐

  【作者: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好事近

  【作者:朱敦儒】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

  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朝中措

  【作者:朱敦儒】

  元宵初过少吹弹。楼角彩灯残。踏雪闲寻深院,携壶试觅幽欢。

  麻姑暂语,文君未寝,五老双鸾。要共梅花同晓,薄罗不奈春寒。

  江城子

  【作者:王庭珪】

  夜郎江上看元宵。斗回杓。雪初消。灯火银花,何处是星桥。哄得满城春不夜,三妓女,五溪徭。

  此时回首忆行朝。太平楼。倚层宵。红蜡光中,买酒听吹箫。且就天涯聊一醉,歌一曲,望京谣。

  鹧鸪天

  【作者:晁端礼】

  阆苑瑶台路暗通。皇州佳气正葱葱。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

  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御街行

  【作者:晁端礼】

  柳条弄色梅飘粉。还是元宵近。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

  如今对酒翻成恨。春瘦罗衣褪。王孙何处草萋萋,辜负小欢幽兴。谁知此际,有人灯下,偷把归期问。

  蓦山溪

  【作者:张表臣】

  楼横北固,尽日厌厌雨。欸乃数声歌,但渺漠、江山烟树。寂寥风物,三五过元宵,寻柳眼,觅花英,春色知何处。

  落梅呜咽,吹彻江城暮。脉脉数飞鸿,杳归期、东风凝伫。长安不见,烽起夕阳间,魂欲断、酒初醒,独下危梯去。

  祝英台/祝英台近

  【作者:吕渭老】

  宝蟾明,朱阁静,新燕近帘语。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诮不顾、斗斜三鼓。

  甚无据。谁信一霎是春,惊声留不祝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算不枉、那时分付。

  望海潮

  【作者:吕渭老】

  侧寒斜雨,微灯薄雾,匆匆过了元宵。帘影护风,盆池见日,青青柳叶柔条。碧草皱裙腰。正昼长烟暖,蜂困莺娇。望处凄迷,半篙绿水浸斜桥。

  孙郎病酒无聊。记乌丝醉语,碧玉风标。新燕又双,兰心渐吐,嘉期趁取花朝。心事转迢迢。但梦随人远,心与山遥。误了芳音,小窗斜日对芭蕉。

  五福降中天

  【作者:江致和】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

  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

  春日田园杂兴

  【作者:陈希声】

  田园与在早春时,眼缬生红喜一眉。

  门巷日高人扫雪,池塘烟涨水流澌。

  杯柈新岁叹同社,灯火元宵闹古祠。

  野老告余春事及,夜来小雨过前坡。

  田居杂兴

  【作者:白珽】

  脉脉吹香屋角梅,背风移烛小帘开。

  凤城几日元宵近,一片箫声水上来。

  元夕

  【作者:万俟绍之】

  小小茅居傍野桥,青灯一点度元宵。

  新诗多在景中得,宿酒都从睡里消。

  绕舍菜滋春后雨,过门船趁晚来潮。

  休嫌不住繁华境,最喜亲朋近可邀。

  正月二十四夜,朱师古少卿招饮小楼看灯二首

  【作者:杨万里】

  光射琉璃贯水精,玉虹垂地照天明。

  风流谁似朱夫子,解放元宵过後灯。

  夜过杨州二首

  【作者:杨万里】

  新晴残冻未全销,月恋冰河雪恋桥。

  两岸红灯成白昼,杨州腊月看元宵。

  上元十三夜

  【作者:刘英】

  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

  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

  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

  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

  立春帖子·皇后阁

  【作者:周必大】

  新年佳节喜相重,屈指元宵五日中。

  雪柳巧装金胜绿,灯球斜映玉钗红。

  夔州元宵和曾端伯韵四首

  【作者:郭印】

  绮陌家家不下帘,花光世界总成莲。

  村歌社舞欢乎处,都道今年胜去年。

  元宵词二首

  【作者:黄彦辉】

  鳌头移得山三岛,月下传来灯万枝。

  香陌马嘶红萼锦,翠楼人倚绿杨眉。

  元宵词二首

  【作者:黄彦辉】

  琥珀盏中云母钟,琉璃光射水晶宫。

  风随兰麝香千里,人在莲花影万重。

  元宵

  【作者:胡仲弓】

  缓辔归来看夜城,千门灯火照街明。

  自疑不是乘槎客,却傍银河星斗行。

  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绝

  【作者:胡仲弓】

  风急梅花片片飞,游人星散市声希

  翻思往日西楼约,不至天明不肯归。

  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绝

  【作者:胡仲弓】

  姑射神人雉扇开,三千玉女拥瑶台。

  十分散布犹嫌少,万斛明珠抖下来。

  元宵前三日侍老人游双林

  【作者:洪咨夔】

  大径山高寺山巅,小径山深寺山趾。

  辛夷花开数点雨,艾纳香空半泓水。

  新新故故自楼阁,下下高高各窗几。

  二三各公诗一束,八十老衲画几纸。

  云岑灭没野屋浮,草树离列渡舟檥。

  露横断浦月已高,日落平沙风欲起。

  直疑着我江湖间,安得伴君岩壑裹。

  鱼肥尚恨丝莼晚,酒酣苦爱葅笋美。

  参寥有句堕杳霭,更上迎晖亭徒倚。

  夔州元宵和曾端伯韵四首

  【作者:郭印】

  华灯下上照楼台,无数银花一夕开。

  月色多情能助兴,游人去了却重回。

  元宵

  【作者:王镃】

  柳院春归雪未乾,试灯歌巷月痕寒。

  懒随翠影红香走,自买梅花插烛看。

  元宵漫兴

  【作者:王磐】

  天风吹散赤城霞,散落人间作九华。

  夹路星球留去马,烧空火树乱归鸦。

  笙歌醉月家家酒,帘幕窥春处处花。

  一派云《韶》天外迥,不知仙驭过谁家。

  元宵宴康砺峰太史宅次韵

  【作者:骆文盛】

  东风池馆雪消迟,雪色灯光映酒时。

  夜半醉归河上路,马头明月正相宜。

  元宵怀都城简胡令俊民时胡连夕在告

  【作者:朱翌】

  天豁晴光合,檐收雪汗乾。

  灯期欣在候,火令不为难。

  方喜春风动,犹怜暮色寒。

  仙晨今夜乐,帝所旧年观。

  郁郁卿云密,葱葱瑞气盘。

  五门双阙耸,三岛十洲攒。

  风伯清黄道,钩陈卫赤鸾。

  声流车水快,花影烛龙蟠。

  入望云裳举,低迷杂佩珊。

  歌翻楼上下,人与月团栾。

  夜色清凝露,香风静泛兰。

  陆莲摇艳质,汤鲤转惊澜。

  故国云天外,家风楚俗完。

  良时亦竞作,游兴颇相干。

  诸县丰登际,元戎礼数宽。

  辍耕来野父,沽酒办余欢。

  少问飞凫客,遥知道室安。

  樵青能笑语,太白酌瀰漫。

  要是弦堂宓,何妨花县潘。

  黄庭须默课,灯录不重看。

  羡子闭门坐,嗟予脚力殚。

  醉归哦五字,一一待公刊。

  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

  【作者:周必大】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1。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

  星桥铁锁火树银花合,

  灯树千光。明月一人来。

  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不相催。

  2、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兰红艳早年,锦里开芳宴。

  繁光远缀天空。

  接汉疑星落,依楼如月悬。

  来映九枝前别有千金笑。

  3、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就有字声。

  4、《诗曰》

  (唐)李商隐

  月光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通衢。

  身闲不见中兴旺,羞逐乡人赛紫姑。

  5、《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节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母;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还叫卖汤元。

  6、《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窗帘前没有花架,不允许钱拒绝回来。

  7。《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鱼龙舞一夜。

  蛾子雪柳金缕,笑语盈盈暗香。

  千百度寻找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8。《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

  去年元夜,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月与灯依旧。

  去年没见人,泪湿春衣袖。

  9。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六街灯火闹儿童,到处化妆。

  我也是长衫的人,也在游客的.笑声中。

  10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光灿烂,灯火通明。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暗光,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11、《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兰红艳早年,锦里开芳宴。

  繁光远缀天空。

  接汉疑星落,依楼如月悬。

  来映九枝前别有千金笑。

  12夕无月二》

  丘逢甲

  三年这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向海天寻月,五更飞梦渡坤洋。

  13。《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笛声动,玉壶光转,鱼龙舞一夜。

  蛾子雪柳金缕,笑语满满暗香去。千百度在众中寻找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昏暗。

  14。《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月与灯依旧。

  去年没见人,泪湿春衣袖。

  15。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银壶,不催,铁关金锁完全打开。

  谁见月能闲坐?闻灯不在哪里?

  16。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看马家滴粉好,试灯风卖元宵。

  17。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有字声。

  18。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星桥铁锁火树银花合。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不相催。

  19、《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月,月与灯如旧。

  去年没见人,泪湿春衣袖。

  20、元夕在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杨广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升。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烧金地,钟发琉璃台。

  21、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繁光远缀天空。

  接汉疑星落,依楼如月悬。

  来映九枝前别有千金笑。

  22、《诗曰》

  姜白石

  元宵节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母。

  风雨夜深人尽散,孤灯还叫卖汤元。

  23、《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灯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尘随马。

  孤独的山城老人!

  打鼓吹笛,却进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24、木兰花令·元宵似乎是欢游好

  苏轼

  元宵似乎是欢游好。更何况公庭民诉少。

  万家游览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像高阳傲。促席优雅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25、《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

  去年元夜,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月与灯依旧。

  去年没见人,泪湿春衣袖。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其实,元宵节亦是浪漫的,故称为“中国情人节”。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夜如白昼、光影迷离,年轻心中的浪漫情绪亦随之油然而生,多少美好的.姻缘佳话,都嵌在了这灯火阑珊的日子里。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三千繁华,一指流沙,不如听你一笑,如此美好。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明月好似霜,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看似凄清,却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

  灯火流离的日子,繁华的闹市街头,我却不自觉的想你了。

  《解语花·上元》

  宋·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

  灯市光相射。

  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

  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

  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相逢处,

  自有暗尘随马。

  年光是也,

  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

  从舞休歌罢。

  春花初长,春风初生,这一轮明月,也被春意迷了眼!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

  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

  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

  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鳷鹊楼前新月满,凤皇台上宝灯燃。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前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

  璧月挂罘罳,珠星缀觚棱。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兴。

  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

  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

  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散策桄榔林,林疏月鬅鬙。

  使君置酒罢,箫鼓转松陵。

  狂生来索酒,一举辄数升。

  浩歌出门去,我亦归瞢腾。

  1、《正月十五夜》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女支 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4、《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生查子》

  (宋)吕渭老

  双鬟绿发齐,多笑蔫红落

  穿竹过西斋,问字时偷学

  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

  屈指数元宵,灯火堪行乐

  《归去来》

  (宋)柳永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

  灯月阑珊嬉游处,游尽、厌欢聚。

  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

  馀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

  《水龙吟》

  (宋)晁端礼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眉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阙,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搵。

  《御街行》

  (宋)晁端礼

  柳条弄色梅飘粉,还是元宵近。

  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

  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

  如今对酒翻成恨,春瘦罗衣褪。

  王孙何处草萋萋,辜负小欢幽兴。

  谁知此际,有人灯下,偷把归期问。

  《醉蓬莱》

  (宋)赵磻老

  听都人歌咏,便启金瓯,再登元老。

  山色溪声,与春风齐到。

  补衮工夫,望梅心绪,见丹青重好。

  鹊噪晴空,灯迎诞节,槐堂欢笑。

  正是元宵,满天和气。

  璧月流光,雪消寒峭。

  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

  万象森罗,一奁清莹,影山河多少。

  玉烛调新,彩眉常喜,寰瀛春晓。

  《忆秦娥》

  (宋)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

  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

  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阕。

  《元夜》

  (宋)陈与义

  今夕天气佳,上天何澄穆。

  列宿雨后明,流云月边速。

  空檐垂斗柄,微吹生丛竹。

  对此不能寐,步绕庭之曲。

  遥睇浮屠颠,数星红煜煜。

  悟知烧灯夕,节意亦满目。

  历代能几诗,遍赋杂珉玉。

  栖鸦亦未定,更呜伴余独。

  百年滔滔内,忧乐两难复。

  唯应长似今,寂寞送寒燠。

  1、《柳梢青》(己未元夕)

  吴潜

  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凤、金鸾绣雕。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2、《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3、《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宋代〕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译文:

  到处都是披着毛毡的蒙古骑兵,亡国后,人们去观看上元灯市,花灯好像也伴人洒泪。春天来到这座悲惨的城市,元军在街头打着鼓、耍把戏,横笛吹奏起蒙古的腔调,哪里有一点儿春天的光景?耳闻目睹,心头不是滋味!

  在微弱的灯光下叹息,悲伤无聊的生活把人折磨,在这明月高悬的上元灯市,我十分留恋沦陷的楼台房舍。那令人眷恋的临安都城的风景,那隐居山林的寂寞岁月,那逃往海滨的`小朝廷的君臣,怎么进行抗敌斗争,复兴祖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刘辰翁亲历了国家的最后灭亡。自古以来。经三代二帝开创、汉唐帝国不断开辟的广袤国土终于第一次沦为异族的牧场!亡国之恸该是何等深重。作者用凄凉之笔,抒发了邦宗沦覆,物事皆非之感。

  吃元宵

  上元之夜吃元宵、汤圆,在我国是由来已久习俗。作为节日特色食品,它还有南北之分,正所谓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都象征着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赏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东汉时代。相传,据说东汉明帝十分提倡佛法,为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后来流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民间盛大节日。

  猜灯谜

  据记载,在南宋,猜灯谜就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了。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称为灯谜。由于灯谜既可以启迪智慧又饶有趣味,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金菊对芙蓉·上元

  清·纳兰性德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

  正上林雪霁,鸳鸯晶莹。

  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

  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

  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

  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

  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

  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1.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4.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5.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7.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符曾《上元竹枝词》

  9.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10.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11.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12.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1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4.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15.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6.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好问《京都元夕》

  17.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8.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0.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1.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2.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3.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 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24.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6.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观灯乐行》

  27.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28.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9.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30.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31.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3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33.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4.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5.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 蒋捷《女冠子·元夕》

  36.看灯记得年时节。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37.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38.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

  39.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0.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41.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42.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3.紫府东风放夜时。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44.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5.好灯争奈人心别。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4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4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9.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50.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51.今年华市灯罗列。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52.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53.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5.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元宵无月》

  56.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57.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58.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59.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 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60.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1、《南乡子·宿州上元》

  苏轼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2、《古蟾宫·元宵》

  王磐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3、《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宋)刘辰翁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宋)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

  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

  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