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考研一战失利 二战如何逆袭

2025-04-04 07:40    教育考试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每年初试结束或是复试结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真正录取人数也就是百八十万,毕竟考研整体的报录比总在 3:1~4:1 之间徘徊。不管什么原因吧,自己失利了,那么是否要选择二战又让众多人纠结,在这里我们就从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聊聊二战的那些事儿。

一、到底要不要二战?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当初选择考研的初衷上,每个人考研的目的不同,随之带来的投入也是不同的,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其实如今二战考生占比已经非常高了,尤其是公认的热门院校热门专业,没考上其实也算正常,毕竟你面对的对手里面二战甚至三站的都不在少数,二战正常的!

当然,如果你初试过了国家线,通常我们还是建议你优先考虑调剂走,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二战的时间和机会成本,能走则走,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二战就一定比一战考的好,对不。

如果你当初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或是只为了文凭或是跟风考研,那么需要慎重考虑二战的问题,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考研,如你真的必须有那么个工作岗位要求必须是研究生,那才是你二战的理由,毕竟在社会上,有很多工作也不看你什么学历,或者说学历并非衡量工作能力的唯一标准。

考研要不要二战,我们得先从一战说起。

考研复习准备差不多需要一年时间,少说也要五六个月时间,先问问你自己,在过去的备考日子里,你的学习状态,你的考研决心,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不是已经尽到你最大的努力了?

如是,那你的考研初试,是临场发挥问题,还是复习不到位的问题,或是复习方法不对?

如不是,那你计划二战继续考的信心来源于什么?你觉得自己能二战的理由站得住吗?或者你现在行动了吗?

站在考试的角度来讲,前者还是很有机会二战逆袭,正确的方法与适合自身的学习规划,辅以合适的课程,二战上岸几率会非常大。

而后者则需要好好思量了,在考研竞争如此激烈的状态下,明确适合的目标、坚韧的毅力、坚持的决心、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上禁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的心态,占了其中几点,相信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很多。但如果没有,那只能说可能自己只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了。

我们常说「考研并非大学生的唯一选择」,自身职业发展与未来行业岗位的匹配才是关键。假如你自己选择考研的原因在二战的时候还在,并且更明确,那就应该直接考虑二战,举个例子,选择考研就是为了换个专业,不换专业可能工作都找不到,那么你就要必须读研。要不要选择二战,很大原因也来源于此,考虑清楚后,就一个字「干」就行了。

二、二战该如何择校择专业。

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考研二战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要不要坚持自己的一志愿,还是退而求其次降个档次院校,还是觉得自己再来一年可以把握更高一档次的院校,还有人再考虑要不要换个专业,相信很多二战的考生都有过类似的纠结。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如前面提到的情形,从几个角度来看看二战择校。

(1)二战选专业。

考研二战要不要继续考一战的专业也是值得思考的,不过对于多数二战人来说是不考虑换的,而换专业,基本上集中在两类,一类是学硕、专硕的转换;二类是跨个新专业。

一般来说除非初试专业课自己真搞不定或者这个专业的确是不适合你的,那就果断些,早换早复习!毕竟专业可是将来吃饭的本钱,也是职业方向。否则不建议跨度太大,二战的容错率比较低,没有特别意外的话,还是坚守本专业,最起码初试专业课是相关的学科,比如一战金融,二战或可选择相近的国际商务或经济学专业。

因此,在二战考研专业选择上务必要求稳,毕竟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多数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时间纠结的,且备考一年总比学一门新的专业课要靠谱些。

(2)二战选院校。

选择是件挺难的事,二战选院校也一样。相信多数二战考生都会继续考自己原来的目标院校,少部分也会选择降个档次,也有些比较自信的考生会选择挑战更好的目标。

二战择校一定要建立在对自己的清晰认识基础上,对一战备考过程的反思,认清自己的实力,选择一个拼着就能够得上的目标,个人比较建议求稳以考上为主,毕竟很多人之所以一战没上岸,不是不够努力,只是在院校和专业上的选择问题。

当然不排除那些一流选手逆流而上,这种例子也不少。

二战择校要更理性一些,掂量掂量各个科目的学习,名校梦想固然重要,不过有时候还真不能好高骛远,综合评判一下自己对学历的要求,将来职业发展对院校专业排名要求等等,选择相对求稳的院校。

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对比,对比你打算拼的学校和求稳院校之间的差异,若是两者考试科目尤其是自命题专业课差距较大,或者根本就是要学新的专业课,那就别考虑拼更好的,求稳就是了;如果差距的地方正好是你学的不错的,那大不了再拼一回,拼又不是啥丢人的事,哪怕还考不上,大不了就是三战要么就工作嘛!

三、二战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复习

二战必须要做好规划!在一战失利的基础上,做好二战的规划就尤为关键。当然在做规划之前,你要先解决几个问题。

(1)在哪里复习。

好的学习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应届生而言,选择二战其实还很艰难,初试或复试后要准备毕业的事情,这个时候还有比较多的杂事会干扰学习,等毕业之后,去哪里复习也是非常头疼的问题。

多数人选择的是租房考研,要么在本科院校附近要么在报考院校附近,一般来说校园周边环境还是比较熟悉的,也能找到比较不错的合租考研室友,总归还好,就是成本比较高,若是家庭条件不好的话,挺艰难的;

还有就是回家备考,但这又是风险最大的选择,家里给人永远都是放松的,且成本是最低的,

但家庭中非常容易出现意外的情况,比如某些家长天天看你在家就烦,特别是碰到你没学习的时候,争吵可能很难避免,加上学习效率未必能保证,自律性要求高;

再有就是一些住宿集训式的辅导机构,相对来说复习效率会更好一些,毕竟都会有相关科目的课程和老师督促学习,再加上有一群和你一样备考的考生,备考状态会好很多。

总之,选择自己合适的需求,能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好。

(2)心态上的准备

考研备考过程中的煎熬,个中的酸甜苦辣,想必自己已经很清楚,但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一战的压力二战同样会在差不多的时间来临,或许会更大。

心态上,一战失利的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哪怕是你决定二战,并开始复习,因为一战后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会不时的在脑海中徘徊。

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就是内心的坚定,你的目标,你的决心,你的心动,都可以进一步提升你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行动中不断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当一个个任务完成时,你的信心也就越来越好。

当你的学习计划付诸行动,你的关注点将回到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中,完成的越好,你的底气就越充足,你的进步也就越好。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给自己打气,我能,我可以,我最棒,这些暗示真的也非常重要。

当然,适当的发泄也是有必要的,比如坚持每天固定时间去跑步,在奔跑中释放压力,用呐喊吼出士气!千万别去什么熬夜唱歌或是喝酒,无效且不健康,得不偿失!

那么二战考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呢?

经过一战的洗礼,得与失,相信都在自己的心中了,但计划的制定一定是来源于去年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自己没有认真听取的正确建议,规整而来。

(1)复习计划的准备

复习计划建立在作息时间基础之上,在准备自己的学习计划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保证自己的计划合理且贴近自己的实际目标。

借鉴经验:一战的经验教训非常重要,但不是绝对的,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与成功案例,找出适合自己条件的方式方法或复习要点,罗列出来,并标注主次。

时间分配:对于二战考生来讲,时间是相对充裕的,尤其是全日制备考的考生,在每天的作息中,划分出自己日常生存必需完成的事情,并区分开轻重缓急,划出自己投入学习的时间。

学习内容:对自己考试科目划分出复习时间节奏,结合各科去年的复习经验,梳理自己的各科目内容备考节奏,尤其是让自己最受伤的学科。

(2)复习计划的制定

学习计划制定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计划关键点一:学会用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 时间比较长、个人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

用于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内容;用于需要大量的思考、计算、演练的内容。

  • 时间零碎、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段

刷题,做题需要动脑动笔,这样可以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题,主刷客观题与简单题。

背知识点或单词或名词解释,这样可以提升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效率,以掌握更多。

计划关键点二:利用好时间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复习计划不可能包罗所有的可能性,也会有完美的计划,在考研备考计划中,任何科目的内容知识点,需要明确其主次关系,各个科目之间也需要明确主次,同时哪些内容是必须要完成的,哪些内容是可以在周期内完成的,也是需要明确的,这样对于复习期间发生的不可预见的事情有灵活的调整。

计划关键点三:计划应该是具体可衡量的,包括任务量、任务内容、以及限定截止时间。

1、计划任务务必要定量,定量完成对考生成就感实现很重要;

2、计划任务颗粒度无需太细,对于二战考生来讲,自己哪部分掌握的好,哪部分掌握的薄弱,自己应该非常清楚,相应的计划内容在时间上要有所倾斜,计划任务按周完成也足够。

3、计划有不可预见性的事件发生时,优先解决重要任务,但每个阶段的目标一定要强迫自己完成,这必须要做到,二战人没有什么事情比备考更重要!

(3)复习计划的执行

①在明确的任务目标下,以周为单位,制定一个短期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每天,形成一周学习计划;在每天的学习中,优化学习方法,解决学习问题。

②学习时间中,保持专注力,在学习时,保持清醒,你必须察觉到自己在学习中在进步。

③学习进程中,要学会总结,判断自己的不足,以及不足的本质原因,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必须要对自己有奖励有惩罚。

④不断挑战舒适区,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人是有惰性的,二战计划的学习强度是随着学习阶段的开展而动态调整的,并非一成不变。况且适度的加压也会促进学习的进步。

⑤不要在简单的地方,重复学习;不要在过难的地方,反复钻研,有时候是在浪费时间。

最后,帮你推荐一份备考作息时间表,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06:00—06:30 起床(起不来,就用无敌闹钟大法,一个不行就十个!)

06:30—07:30 背单词或专业课,总归早起时间要利用起来!

07:30—08:00 吃早饭,记得吃好点,一天一个鸡蛋也不错。

08:00—12:00 复习时间,考数学的复习数学,不考数学专业课为主。

12 :00—13:30 吃午饭,睡午睡,若是有条件就回自己住处,没条件就在自习室眯会,一定记得不可超过 1 小时,否则后果你懂得!

13:30—17:30 复习时间,以英语为主,专业课为辅,冲刺阶段可做套卷练习

17:30—18:00 吃晚饭,顺便散散步

18:00—21:30 复习时间,数学或专业课为主。

21:30—22:00 总结今天的复习成果,什么地方做的比较好,什么地方做的比较差,第二天需要补上的,记录好。

22:00—22:30 跑步,锻炼身体

22:30—23:00 睡前背单词或考点

23:00—06:00 睡觉 (记得宁早起别熬夜)

加油!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