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竞赛主要包括创业计划竞赛和科技创新竞赛,是共青团系统最主要、最有亮点的活动。
但是,随着这2个项目的背后被赋予太多的利益牵扯之后,变得越来越水了。
具体水在哪里?一个典型的例证是获奖数量大幅增长,项目含金量急剧下降。
据了解,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决赛初评、全国决赛终评等环节,共评选产生主体赛金奖项目180个、银奖项目356个、铜奖项目1262个,“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金奖项目50个、银奖项目99个、铜奖项目151个,“秦创原”创新挑战赛金奖项目50个、银奖项目99个、铜奖项目151个。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这些数量是什么概念。
直观一点就是,差不多能够参赛的高校,人手一个奖,几乎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要知道,这还是国家级层面的竞赛,如果延伸到校级、省级层面,这个获奖数量的总和必定会比整体参赛的项目数量还要多。
说得直白一点,最后变成了100个项目参加比赛,结果有150多个奖项产生。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项目本身水。
我所住的小区有一位邻居是专门从事“挑战杯”系列竞赛的一个服务商。
我关注他的朋友圈得知,在比赛高峰期,他每天都奔波于各大高校去当指导,挂的名头是创业导师之类的头衔。
然而,这么会创业指导的一个创业导师,自己的企业却仅有两个人,注册资本实缴1万元,几乎是个空头公司。
由此可见,他所谓的创业导师,只不过是用花言巧语和套路话语言搞钱的幌子,实质上并没有起到创业导师的作用。
如果真的是创业导师,首先自己得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才行。
难以想象,在这种近乎于心灵鸡汤式的创业计划书中能有什么创业的意义。
难怪经过包装之后,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也纷纷报道实现挑战杯竞赛大突破了。
实质上是本身这个挑战杯竞赛没有太高含金量,且项目获奖数量过多所致,而不是靠真正的实力。
如果这个创业计划书真的能够实施的话,那大学毕业生就业就不存在问题啦。
很显然,绝大部分所谓创业计划书都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实施,哪怕写得再好,也只是把自己感动了,最多把评委感动了。
不仅是这种外界因素,更多地是高校各级各类人员都希望从这两个竞赛项目中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
比如申报学校奖励、平台、项目,以及晋升职称、职务等,都可以凭借这些项目的指导老师地位而加分。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挑战杯这两个系列的竞赛就被赋予了太多的东西了,反而使得原本很纯粹的两个比赛变得含金量不堪回首。
在我看来,挑战杯这两个项目,再想回到原来那种状态,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只能会是慢慢地降低含金量,逐步走向没落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