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第六章1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B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的某一部分2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A故意杀人罪B盗窃罪C玩忽职守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3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A同类客体B犯罪对象C直接客体D一般客体4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A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B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C受到犯罪侵犯的我国刑法第2条第13条规定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D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案例1甲用汽车非法倒卖香烟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连车带货扣押第二天晚上甲即带上尖刀钳子潜入工商所实施盗窃试图将自己的汽车盗回当甲正在用犯罪工具撬车门时被值班人员发现当值班人员来抓他时甲用尖刀刺伤了一名值班人员甲的盗车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什么2被告人吴某男1986年5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89年5月刑满释放1998年4月某日吴某在大理某旅社开好住宿票后即上街闲逛当吴某逛到大理中路至小邑庄岔路口时遇见来华旅游的某日本人挎着照相机朝洱海方向游览观光顿生抢劫歹念便尾随其后当行至大理古城东郊吴某见四下无人便借机上前与日本人搭讪说话乘其不备拔出匕首朝被害人胳膊猛刺一刀接着便去夺相机日本人大声乎救这时正巧有路人经过吴某逃走后鉴定日本人为轻伤某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吴某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未遂请问1犯罪客体有哪些类型2本案中被告人吴某抢劫已造成被害人轻伤定抢劫罪未遂是否妥当答案1A2D3A4ABC1本案中甲的盗窃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根据我国刑法第91条的规定在国家机关管理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本案所涉及的汽车虽然是甲所有的但是其正处于国家机关的合法扣押中属于国家机关管理中的私人财产应以公共财产论甲盗窃自己所有的被国家机关依法扣押的汽车实际上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已经构成了犯罪应当注意甲在实施盗窃的过程中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其行为的性质依照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已经转化为抢劫罪应以抢劫罪定罪量刑2被告人吴某符合抢劫罪的基本构成基本构成的抢劫罪属于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为财产权利次要客体为人身权利确定基本构成的抢劫罪是否既遂应以主要客体财产权利是否已经受到侵害为标准本案中被告人吴某已实施了暴力行为将受害人扎成轻伤但相机并未夺走被害人的财产权利并未受到侵害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吴某构成抢劫罪未遂是正确的第七章1犯罪客观方面是A仅指危害行为B仅指危害结果C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2只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A渎职罪B遗弃罪C放火罪D滥用职权罪3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A必然因果关系B偶然因果关系C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4不作为犯罪A可以是过失B不可能是过失C只能是故意D不可能是故意5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A消极且违反命令规范的行为B静止行为C消极不实施其应实施的行为D消极不实施其可以实施的行为6下列哪些行为是不作为的犯罪A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造成严重后果B仓库保管员不按规定保管好物品造成严重后果C成年人带孩子游泳孩子溺水时不及时抢救致使孩子被淹死D过路人看见交通事故的被害人躺在血泪中但不抢救7下列哪些犯罪既可由作为方式也可由不作为方式构成A故意杀人罪B爆炸罪C遗弃罪D诈骗罪8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8年试卷二第1题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1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厥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2山民甲善捕蛇捕得毒蛇一条置家中木桶内乙至甲家酒醉后洗手被桶中蛇咬中毒经救截去一臂请说明甲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答案1D2B3D4A在忘却犯的情况下不作为行为可能由过失构成5C6ABC7AB8A1答案乙将甲殴打成重伤已构成伤害罪但在乙发现甲尚未死亡之时因其先行伤害行为和推甲下河的行为而产生了救助义务所以应负不作为杀人的罪责与先前的伤害罪数罪并罚2答案甲熟知毒蛇习性及危害故置蛇在木桶内但却忽视了凡接触木桶的人自家人或外来人都有可能被蛇咬伤的情况且未作任何防范终致乙被蛇咬伤乙的伤与甲的疏忽大意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甲应承担刑事责任第八章1甲在13周岁的时候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4周岁时盗窃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时又抢劫1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数额应为A15500元B13500元C10500元D5000元2刑事责任能力是指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D意识和意志能力3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个罪负刑事责任A盗窃B制造毒品C投毒D破坏交通工具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A重大盗窃罪B抢劫罪C贩卖毒品罪D决水罪答案1D2C3C4BC52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单位犯罪A甲乙丙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走私犯罪活动B甲乙丙出资设立的公司成立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为主要经营活动C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印刷非法出版物所获收入由他们二人平分D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组织职工对前来征税的税务工作人员使用暴力拒不缴纳税款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为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选项A和B中描述的案情符合这一规定不应以单位犯罪论处司法解释还规定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个人私分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选项C符合这条规定选项D中行为人触犯的罪名是抗税罪法律并未规定此罪可以由单位构成根据刑法第30条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法律没有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不成立单位犯罪抗税罪不能成立单位犯罪答案ABCD9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6年试卷二第5题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单位犯罪的有关司法解释请参照上述的解释A项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而只能认定老板为自然人犯罪的主体因此A是错误的B项中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的表述是正确的这就是刑法理论中的纯正的单位犯罪我国刑法有些仅仅规定单位可以构成犯罪自然人不能构成反过来仅仅规定自然人犯罪没有明确规定单位犯罪的单位同样不能成为犯罪主体当然还有一类是不纯正的单位犯罪这些犯罪既可以由单位构成也由自然人构成因此B是正确的根据最高法院全国审理金融系统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精神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所有的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因此C是正确的根据上述司法解释D是正确的这类犯罪不是单位犯罪而是共同犯罪甚至是共同犯罪中的集团犯罪本题答案A第九章1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2006年试卷二第3题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间接故意与过失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关于二者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非常困难二者主要在于对危害结果的出现所持的态度不同前者是放任即不支持也不反对而后者是绝对反对危害结果的出现在实践中我们认为主要考察行为人在行为之前之中有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避免危害结果的出现同时还要考察行为人在危害结果出现后表现出来的态度如果是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的话可以认定为间接故意如果是痛心不已懊悔不已的话可以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本题答案B2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04年试卷二第12题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分在司法实践中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很难进行具体的区分在刑法理论上前者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具体延伸到故意和过失的心理态度上故意表现为行为人对法秩序的一种敌视或者蔑视态度过失则表现为行为人对法秩序的一种忽视或者漠视态度司法实践中主要是根据行为人在事前或者事后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什么态度来进行认定的要看行为人在事前或者事后有没有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来进行综合判断本案中行为人朱某对儿子的死亡是持一种反对态度的这可以从他事先故意将儿子支开可以看出他一直认为这样故意支开儿子之后儿子肯定不会回来吃饭的没有想到他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过高地估计了儿子不会回来吃饭他老婆自己可能来接的可能性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本题答案C3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2002年试卷二第50题A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疏忽大意的过失D意外事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事实认识错误的问题本题的认识错误属于构成要件之内的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的观点不影响行为人犯罪故意的成立因为不管是烧死谁他们在法律上都属于人都是侵犯生命法益的行为因此不影响其犯罪直接故意的成立当然我们可以假设如果那天晚上李某不是顶替张某值班而是过来与张某同床黄某有预见到可能烧死别人仍然实施烧火行为那么黄某对李某死亡的态度也许就是一种间接故意了在这里要注意对于事实认识上的错误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要区分情况即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认识有错误就会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否则就不会本题答案ABCD3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2003年试卷二第1题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事先防卫行为的认定以及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本题与上述的分析理由基本相同行为人李某在安置电网之后显然已经预见到自己这种行为的危险性但是他事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范措施例如设置警示标志或者向周围群众广为宣传他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是持一种放任的态度其行为已经构成了间接故意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本题答案B4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试卷二第54题A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B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C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D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中的事前故意的情形事前故意是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了第二个行为但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发生的情况如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打击造成乙休克之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了毁灭罪证将乙扔到水里实际上乙是被水溺死的这种情况下由于行为人具有同一的杀人故意客观上也发生死亡的结果因果关系的具体样态发展进程在客观构成要件的评价上并不重要因此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本题便是这种情形因此AD项正确BC项错误本题答案AD5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试卷二第4题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6关于期待可能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8年延期考试试卷二第5题A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过失与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换言之具有故意过失的人也可能没有期待可能性B行为人犯罪后毁灭自己犯罪的证据的行为之所以不构成犯罪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C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谋生而重婚的之所以不以重婚罪论处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D身无分文的乞丐盗窃他人财物得以维持生存的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不应认定为盗窃罪答案5B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