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陕西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158阅读 | 7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陕西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第1页
陕西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第2页
陕西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第3页
陕西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第4页
陕西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第5页
陕西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自毁 上传于:2024-06-17
陕西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多样的消费观念及其基本特征; 2.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消费观念,引导学生克服自己身上的不理性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3.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落实环境保护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熟记正确的消费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难点】 如何让学生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并在实际生活中改变非理性消费行为习惯,树立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现大量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更感性。 2.问题教学法:利用现实且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合作探究法: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开展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课程导入: 【提问】过年压岁钱大家是怎么花的? A: B: C: 等等…… 非常高兴大家能积极参与讨论,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钱都是怎么花的: 有没有同学因为别人买了什么,自己也买了相类似的东西呢?有没有同学心里想,别人买了什么东西,我一定要买更好的呢?……,那么我们来分析下,在消费过程中一般大家存在哪些消费心理。 环节二: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是什么、为什么? (一)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我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常常影响到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使消费行为带有复杂性。 既然我们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消费心理。 (二)常见的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消费会受别人行为、别人评价的影响,即所谓的“跟风”。大家是否遇到过这种消费现象。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话举个例子。 评价: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不利: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消费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PPT展示例子:校服 对于穿校服上学,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看法——“穿校服款式老土,不利于学生个性张扬”。但是我们来看下下面两张图片: INCLUDEPICTURE \d "http://www.zgjsks.com/uploadfile/2014/1203/20141203041957555.jpg" \* MERGEFORMATINET  大家觉得那种服饰更适合在学校内出现呢?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多媒体播放电影《大腕》片段 【提问】其中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学生活动: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评价: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同学甲:今年你考到全班第一名。你爸爸不是说要给你买一双球鞋吗?你准备买哪个牌子的,Adidas的还是耐克的? 同学乙:我不打算买太贵的,我想买一双普通的,质量好又耐用,穿得也舒服。 【提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我们应如何看待? 评价:有利的、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 态度: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了解了这样几种消费心理之后,我们来总结对比一下: INCLUDEPICTURE \d "http://www.zgjsks.com/uploadfile/2014/1203/20141203042029116.jpg" \* MERGEFORMATINET  知识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怎么样消费? (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消费要适度,量入为出,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克服由“从众、求异、攀比”等不理智的消费心理而导致的消费行为。同时也不主张过于节俭,这样容易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不要盲目随大流,对从众消费要理性分析;进来那个避免情绪化购物,保持冷静,选择适合自己需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