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最新治疗研究
2012年5月2日
专业:************ 姓名:**** 学号:**********
艾滋病治疗研究
自1970年人类出现首例爱滋病感染以来,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传播,人类正受到艾滋病病毒的严峻挑战,对人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科学家自始至终从没有放弃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找出治疗爱滋病的有效途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将战胜这个“世纪之病”。
一、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患者的细胞内,赋予患者新的抗病机能,它包括目的基因的选择与克隆、载体的构建与包装及受体的选择与转入等。
(1)抗HIV基因
现研究最多的抗-HIV基因是反义核酸和核酶,其中反义核酸反义核酸是互补于mRNA的RNA或DNA,在细胞内形成部分双链,阻碍mRNA的剪接、运送和翻译,降低mRNA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基因的构成。有一些科学家做了相关抑制HIV实验,但由于受调控水平的限制或者由于反义RNA量的不足,而导致失败,但现最需解决的问题是反义核酸的专一性和进入靶细胞之前的降解。核酶是一种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RNA分子,可特异性地切割靶RNA序列。它最初由Haseloff在研究烟草病毒时发现的,迄今,人们发现的核酶有六种类型,但从结构上看主要分为" 两大类:锤头状核酶和发夹状核酶。核酶的优点是序列特异性;不编码蛋白质,无免疫原性;可以重复使用。使其在基因治疗领域中倍受青睐,其研究进展也相当迅速。但核酶的稳定性较低,生理条件下反应速度缓慢是其用于抗-HIV的不足之处,同时对它在机体内是怎样被转录的和转录后抗RNase的能力还需做进一步的探索。
(2)基因疫苗
与传统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制备简单、可塑性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疫苗抗原可以在人体靶细胞内天然表达。科学家曾经用人猿做过试验,方法是肌内接种100μg质粒pm160,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该抗体在体外能中和HIV-1的感染。接种后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证明了类人猿能通过接种质粒pm160产生非常强的特异性CTL应答,所有的类人猿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感染能力,其中一组取得了100%的抗感染力。此结果说明DNA疫苗接种技术不仅可预防艾滋病,同时可产生T杀伤细胞清除体内的感染病毒细胞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但目前DNA疫苗的出现才在近几年出现,出现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观察
二、中医治疗艾滋病
(1)研究发现,一些中药能够以HIV复制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为靶点而干扰HIV复制,包括吸附、融合、逆转录、整合、转录、翻译、释放、组装、成熟(在蛋白酶作用下将新生成的多肽链切割成组装具有感染力新病毒所需要的片段),从而抑制HIV在体内的增殖。如黄连、紫草、丹参、五味子、黄芩、天花粉、甘草和姜黄等有抑制HIV逆转录酶活性的作用;乌梅、石榴皮、鸦胆子、黄芩、槐花、蒲公英、射干、知母、黄连、淫羊藿、白花蛇舌草、黄柏、桔梗和牡丹皮等可抑制HIV蛋白酶活性;还有一些中药能够提高机体免疫。现这篇文章我将介绍几种中药抗HIV作用机制。
(2)甘草
甘草有很强的抵抗病毒的作用,其主要抗病毒活性成分为甘草酸。日本学者、Sasaki H、Takei M等人实验发现,甘草酸可抑制HIV的复制。其作用机制是甘草酸能够阻断HIV与宿主细胞表面辅助受体CCR5、CX.CR4的结合,通过抑制酪蛋白激酶2对HIV逆转录酶
和蛋白酶的磷酸化而抑制这2种酶的活性-5I6]。据报导,甘草酸还可通过抑制NF.KB和LTR的结合而抑制LTR所调节基因的表达,阻断HIV基因的转录 。
(3)黄芩
先研究证明黄芩的抗HIV作用主要归功于其活性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黄芩苷可抑制T细胞C8166中HIV的复制和在浓度200g/ml抑制重组HIV逆转录酶活性。而黄芩中的另外一种活性成分黄芩素,当浓度为2s/ml时,可抑制HIV逆转录酶活性达90%以上,而且黄芩素能够与HIV整合酶催化核心区的疏水区域结合,从而引起整合酶构象发生变化失去活性
(4)天花粉
天花粉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和消肿排脓的功效,其含有的一种蛋白质,叫核糖体失活蛋白,即天花粉蛋白(TCS),可抑制被感染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HIV的复制。
三、瑞士科学家在此间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人源抗体有效地抑制了艾滋病患者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复制,为研制治疗性艾滋病疫苗带来了希望。
目前,常见的艾滋病治疗手段依赖抗逆转录病毒类药物,但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