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移民搬迁工作总结
18年,我县启动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和移民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移民搬迁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移民搬迁作为改善民生民本的首要任务,作为致力绿色崛起、建设幸福崇仁的重大工作抓紧落实,全面开展了宣传发动、调查核实、对象确定和搬迁安置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完成情况
(一)任务完成情况:18年省下达我县移民搬迁计划户人。通过深入调查、核定、公示,全部采取集中安置方式。目前,已落实移民搬迁对象户人,其中马鞍镇马鞍村城界村小组户人、白路乡白路村四组户人、巴山镇永红村园背村小组户人。已全部完成集中安置点的新居建设工作,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共修建水泥路面8公里,解决饮水问题户数户,实现通电83户,基本实现“通路、通水、通电”目标,共完成搬迁对象83户410人,安置点分别在马鞍镇马鞍新村、白路乡上街延升小区和巴山镇永红村园背集中安置点,其中重点村安置点2个,共户人。
(二)资金管理情况:18年(本文来自网)移民搬迁的财政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县级移民搬迁配套资金万元,并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万元。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立足县情,工作思路上实行“四个结合”。
围绕移民搬迁“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立足崇仁实际,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整体搬迁的工作原则,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四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即:一是坚持与新农村建设、农户危房改造相结合。尽可能地整合交通、水利、电力等涉农资金,按照新农村建设“六改四普及”和农村清洁工程“三化一处理”的要求,统一规划新村的布局,着力加强水、电、道路、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全力改善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坚持集中安置与就近安置相结合。按照就近原则设计选址新建方案,做到“六近”(近路、近水、近电、近田、近学校、近医院,)和“一高两避”(高于洪水线,避开地质灾害威胁,避开泥石流灾害威胁),力争一次安置到位,避免二次搬迁,最大限度地保障地质灾害易发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是坚持与培育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加快移民搬迁户原有耕地、山场的退耕还林和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让移民在享受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同时,调整种养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坚持与发展劳务产业相结合。为确保移民群众发展有基础、增收有保障、致富有路子,我县加大技能培训与劳务输出,增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移民综合素质,使每户移民至少有1人掌握1-2门生产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为移民开展生产、务工就业奠定基础,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围绕目标,工作措施上推行“四面强化”。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为快速推进搬迁工作,我县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手册、简报等多种方式,反复宣传省委、省政府对移民搬迁群众的亲切关怀,反复宣传移民搬迁的有关政策,做到工作人员上门到户、宣传资料发放到户、政策规定宣读到户、群众疑虑解释到户,增进了广大农民对政策的理解水平,使移民申请搬迁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高涨。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扶贫、国土、财政、交通、水利、建设、审计、新村办、供电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地质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各个搬迁点成立了由乡长担任组长的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领导挂乡、成员单位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三级联动、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工作,把移民搬迁工作作为全县的重点民生工程具体安排,在人、财、地上给予大力倾斜,目前已落实县级配套资金万元,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万元。同时,将移民搬迁工作列入对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乡镇为主体组织实施主体,实行属地管理,明确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了专人具体负责。四是强化督查巡查。建立“一旬一报告、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和适时召开现场会的督查制度。
(三)严格程序,项目实施中把好“四道关口”。
一是把好搬迁对象审核关。移民对象的认定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严格按照“户申请、村推荐、乡审查”程序,张榜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派出所审查,县扶贫办审核,再报县领导小组审批,并在审批之后对移民搬迁对象进行再次公示、旧宅拍照留存。二是把好工程建设规划关。按照与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相结合的要求,做到科学规划、慎重选择,采取“五统一分”的方法(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