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敲软敲硬 上传于:2024-10-07
宪法学知识点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基本要求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制定宪法产生的条件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正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的功能和作用宪法渊源宪法结构宪法规范宪法效力理解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上的具体表现熟悉现行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修改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分析和评价有关宪法现象宪法事例或宪法问题考试内容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含义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的分类宪法的制定第二节宪法的历史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历次修改第三节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第四节宪法的基本功能宪法的一般功能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第五节宪法的渊源与结构宪法的渊源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宪法典的结构序言正文附则第六节宪法规范宪法规范的概念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根本性最高性原则性纲领性稳定性宪法规范的分类第七节宪法效力宪法效力的概念宪法效力的表现宪法与条约的关系第二章国家的基本制度上基本要求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内容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以及我国宪法关于基本社会制度的规定熟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的一般原理并能够具体运用考试内容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第二节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第三节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文化制度的概念与特点我国宪法关于基本文化制度的规定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规定第四节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概念及特征我国宪法关于基本社会制度的规定第三章国家的基本制度下基本要求了解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与特征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含义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直接和间接选举的组织与程序我国的行政区划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特征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性质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与作用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任务能够结合宪法选举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考试内容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选举制度选举制度的概念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选举机构代表名额的分配选举程序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候选人制度投票选举代表的罢免辞职与补选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对破坏选举的制裁第三节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概念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第四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第五节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第六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含义和特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第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要求了解公民与国籍的含义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一般原理人权与公民权的含义基本义务的含义与主要内容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内容与特点熟悉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宪法文本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考试内容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基本权利效力基本权利限制的界限基本权利与人权2004年修宪载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意义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特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六项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生命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权利和自由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基本义务第五章国家机构基本要求了解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机构特征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与划分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不同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职权和基本制度审判中的宪法原则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和职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熟悉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宪法地位并能够结合宪法文本分析有关的宪法案例宪法事例或法条考试内容第一节国家机构概述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分类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责任制原则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全国人大的组成和任期全国人大的职权全国人大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和任期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与工作程序全国人大各委员会常设性委员会临时性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全国人大代表的义务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国家主席的产生国家主席的任期国家主席的职权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第四节国务院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国务院的组成国务院的任期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会议制度国务院的职权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各部各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各部各委员会的领导体制各部各委员会的职权审计机关第五节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第六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大的性质和地位地方各级人大的组成和任期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地方各级人大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专门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地方人大代表的权利地方人大代表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任期和领导体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第七节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组织与制度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人民法院的职权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与制度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的关系第六章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基本要求了解宪法实施的特征与意义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保障理解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监督的内容宪法监督的基本方式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熟悉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监督的制度并运用宪法文本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分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宪法问题或相关的宪法事例考试内容第一节宪法实施概述宪法实施的概念宪法实施的含义宪法的遵守宪法的适用宪法实施的保障宪法实施的主要特点第二节宪法修改宪法修改的含义宪法修改的方式全面修改部分修改宪法修改的程序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通过公布第三节宪法解释宪法解释的机关宪法解释的原则宪法解释的方法宪法解释的程序第四节宪法监督宪法监督的内容宪法监督的体制普通司法机关代议机关专门机关宪法监督的方式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附带性审查和宪法控诉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宪法监督的机关宪法监督的方式违宪的制裁措施第五节宪法实施的保障政治保障社会保障法律保障附录法律法规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8年4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93年3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4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4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16年有修订2016年宪法部分大纲没有新增考点教材根据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最新法律法规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内容调整较多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根据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1995年2月28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14号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16年有修订2016年宪法部分大纲没有新增考点教材根据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最新法律法规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内容调整较多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根据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6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3号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0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公布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93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自1999年12月20曰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公布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2016年新增2016年宪法部分大纲没有新增考点教材根据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最新法律法规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内容调整较多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