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困境上,社区医院被普遍寄予厚望。但是,社区医院却面临着“路很近,心很远”的尴尬境地。大医院里病人摩肩接踵,而社区医院门可罗雀。
社区医院的资金来源多是财政性投入与营业性收入的结合。但是,许多社区医院处于亏损状态,而且,由于资源短缺在硬件设施、医疗措施、人员配备等方面捉襟见肘。在北京市7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中,能自负盈亏的还不到1/3,大多数站点需要靠政府拨款和上级医院的补贴来维持。因此,社区医生收入难以提高。在资金匮乏的现实条件下,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只是徒有虚名,没有实际行动,难以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老百姓并不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际功能,只好“敬而远之”。
在社区卫生服务比较发达的国家,社区医院的医生量占到医生总数的50%。而在中国,好的医生大多集中在大医院,造成了大医院“病人等医生”,而社区医院“医生等病人”的迥异局面,有患者一语道破就医心理:“庙小不可能有大菩萨”,看病还得到‘三甲’!”中科医院改项目负责人曾盖新也认为,老百姓不愿去基层医院看病,关键是医疗水平低下,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师。目前北京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