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100测评网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247阅读 | 12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100测评网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第1页
100测评网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第2页
100测评网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第3页
100测评网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第4页
100测评网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几里 上传于:2024-05-14
长岗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 年 级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完成下列各题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关天培 D.林则徐 3.1860年,指挥太平军在青浦大破洋枪队的将领是: A.洪秀全      B.石达开    C.李秀成   D.陈玉成 4.“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颂扬谁的伟大业绩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 5.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7.清政府被迫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史也是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历史。完成下列各题 8.中国近代有许多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各不相同,其中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军事,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学习西方思想,改革清朝制度 D.学习西方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9.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 A.孙中山 B.李鸿章 C.洪秀全 D.谭嗣同 10.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1.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3.“康有为---梁启超---林旭---杨深秀”按照这四个人物归类的标准,再从以下四个人物中选一个 A.李鸿章 B.谭嗣同 C.孙中山 D.林则徐 14.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15.“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中央局书记。”此人是 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16.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完成下列各题 1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18.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20.中国第一次提出的彻底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A.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中共一大的纲领   D.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 二.列举题: 1.列举近代前期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影响最大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2.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列举中国历史进入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 4.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事件。请你写出下列反映北京历史的有关史实。 ⑴.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 ⑵.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⑶.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爱国运动 5. 请写出与下列历史结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⑵.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三.材料解析题: 1.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条约主要签订在 战争前后,其面积相当于____________个山西省?____________ 个英国?____________ 个比利时?在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还火烧了中国古代的宏伟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西省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英国面积为24.2万平方公里,比利时面积为3.05万平方公里) 2.读《公车上书》,联系所学知识完成: ⑴.“公车”又称____________。 A.秀才 B.举人 C.进士 D.翰林 直接引发上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的签订。 ⑵.领导这次上书的核心人物是康有为和 。 ⑶.上书的主要内容是反对____________,请求变法。 ⑷.这次上书的意义是揭开了____________的序幕。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⑴.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____________》(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____________ 运动的开始,其矛头直指尊孔复古的封建专制文化。 ⑵.文中的“赛先生”及“德先生”分别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⑶.上文的作者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 “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