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高二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6.1认识经济全球化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一框 认识经济全球化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树立科学精神。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法治意识: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要遵守世贸规则,承担相应义务。坚持正确义利观。
公共参与:融入经济全球化,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学会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掌握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合作探究】
议题: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哪些?
材料一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在全球拥有员工24.5万人,在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设有16个工厂,每个工厂只生产飞机的一个部件,如法国负责生产机身中段和机头,德国专门生产机身前后两段,英国专门生产机翼。各部分生产完毕后,分别运到法国和德国的两个总装厂进行总装。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1 000多亿美元增至2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哪个方面的表现?
(2)一架飞机要由许多国家和许多企业共同生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
(2)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
【核心归纳】
区分经济全球化的三个表现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区别
含义
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
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表现
某国某品牌商品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
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某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
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等
意义
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能使各国的贸易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侧重
生产领域
交换领域
融资领域
联系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必然带来贸易全球化,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必然带来金融的全球化
典例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Made in China”处处可见。美国人一天24小时,起床的闹钟、上班的公文包、吃饭的桌椅、旅游的休闲鞋、孩子的玩具、拖鞋、睡衣都离不开中国制造。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哪种表现形式( )
A.生活用品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生产全球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的主要是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体现了贸易全球化,所以正确答案为B。A、C、D均不符合题意。
典例2 一个“雪碧”饮料瓶上印有以下文字:由“雪碧”及“SPRITE”商标持有人可口可乐公司授权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灌装及在指定区域内销售。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上述材料中能比较明显看出的有( )
①生产的全球化 ②贸易的全球化
③金融的全球化 ④信息传播的国际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并没有涉及资本流动和信息传播的内容,③④应排除;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探究点二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议题: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正在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的生产、贸易和金融等联系起来,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正在逐步走向互相渗透、横向联合、广泛合作、利益共享的新阶段,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体”。“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也就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1)结合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2)“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是一回事吗?
答案 (1)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2)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即国家间通过签署条约或协定,采取具体的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核心归纳】
1.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2)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3)科学技术突破性的进展,提供了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和动力。
(4)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兴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利润的不断追求。
典例3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跨国公司
D.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
答案 A
解析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因素;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2.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比较
经济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
区别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即国家间通过签署条约或协定,采取具体的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联系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又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典例4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
②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
③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全球化
④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