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 开创电力教育先河
1956.1 创建长沙水力发电学校
新中国建立前,湖南电力行业没有一所学校。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立。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6页)。因此,我国教育事业从1956年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56年高等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为适应第二个五年计划对中等专业干部的需要,在最近三年内,中等专业教育要加速发展。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湖南境内的电力中等专业教育事业便应运而生。
根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电力是工业的先行”的方针,电力工业部于1956年1月25日下文决定,新建长沙水力发电学校,设置“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钻探”两个专业。3月份成立学校筹备处,在长沙市城南路30号办公。在筹备处主任于斌的带领下,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开展工作,一面抓基建,一面组建教职工队伍,一面开展招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结束了筹建处的工作。当年8月20日学校办公地点迁到金盆岭义山上的新校址。9月1日学校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这时,全校按计划开设两个专业,共10个班,实际到校446名学生,教职工108人,校园面积93.4亩,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这就是学校初创伊始的规模。
长沙水力发电学校在筹建过程中,电力部曾于1956年8月11日通知,将长沙水力发电学校改名为长沙地质钻探学校。这个校名涵盖了学校的专业名称,但没体现电力系统的办学特征。同年9月4日,电力部又通知,长沙地质钻探学校复名长沙水力发电学校。1957年,学校专业设置不变,共招生84人。这一时期,担任书记的有于斌、崔富生、叶自培,担任过校长的有于斌、陶寓言。
1958—1965.升格、调整 三易校名
这个阶段,三易校名。由部属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后,又调整为部属中等专业学校,即长沙水力发电学校→湖南水利水电学院→湖南电力学院→长沙电力学校。
湖南省委根据我省水利资源开发的需要,于当年8月将长沙水电发电学校升格为湖南水利水电学院。湖南水利水电学院保留了中专专业,并附设中专部,实行“大学与中专并举”。1958年招生的中专专业,除原有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钻探”两个专业外,还增加了“中小型水电站”专业。1959年1月,省水利水电局与省电业局合并,成立省电力工业局。湖南水利水电学院归省电力工业局领导。4月7日,学院改名为湖南电力学院。
1959年4月8日,省电力技工学校中技班309名学生并入湖南电力学院中专部。
按照省电力工业局6月份的批复,湖南电力学院中专部于1959年增设水利工程建筑、动力装置和运行、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3个专业。同年8月,中专部的中小型水电站专业改为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专业;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钻探两个专业合并为地质勘探专业。
1960年8月,中专部动力安装和运行专业改为电厂热动装置。1960年12月湖南水利水电学校并入。
1962年7月起,湖南电力学院改为长沙电力学校,交水电部领导;原湖南电力学院的水利专业划归湖南省仍办湖南水利学校。湖南电力学院改名为长沙电力学校之后,水电部于1963年7月下达《关于所属中专技术学校发展规模和专业设置的调整方案》,长沙电力学校规模为960人,设置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财务会计3个专业。这3个中专专业直到1965年,连续招生。
艰苦岁月。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反右倾”的错误和“大跃进”的浮夸风,学校同国家一样陷入巨大困境。大批职工下放;专业、学制、规模多次调整,中专7个专业调整为3个专业,5个本科专业和2个专科专业停办,6200人的规模调整为960人;为度过暂时困难,将家在农村和城镇的中专在校生分别放假二年和一年,放假期间保留学籍不计算学历。从1963年开始,学校又逐渐恢复到正常发展轨道,走上了重新崛起之路。
INCLUDEPICTURE "http://mmbiz.qpic.cn/mmbiz/f70efF1liaOMUCmMbstRib8PYHee8dbDL95CuuWSicdsldkbUeibQWjzKbc72icvlST6ia4W0q6NRkibKr5ZZ289cABzg/640?tp=webp&wxfrom=5" \* MERGEFORMATINET
1966—1978.部属转为省管
这个阶段,亦三易校名。学校由部属转为省管,即长沙电力学校→长沙水利电力学校→湖南省水利电力学校→湖南省电力学校。
处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长沙电力学校的管理体制多次变化:
1968年9月,省水利电力厅被撤消,由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水电小组主持工作。1969年3月,水电小组搬进原省水利电力厅大院,成立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水电服务站。水电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于1969年3月至4月函商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同意,将长沙电力学校下放湖南省,由省水电服务站革命委员会接管。
1970年6月,省水电服务站改为省革命委员会水利电力局。省水电局于同年8月27日通知:根据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关于改革中等专业学校的批示精神,长沙电力学校、湖南省水利电力学校自1971年9月1日起合并为长沙水利电力学校,校址设在金盆岭。这是两校历史上的第二次合并。1972年9月,省水电局又通知,长沙水利电力学校改名为湖南省水利电力学校。
1973年秋,湖南水利电力学校根据“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针,恢复招生工作。恢复招生之后,为了便于学校的管理工作,省水电局于1974年12月11日批复,成立湖南水利电力学校黄土岭分校。实行一个学校两处办学。1975年又增加水利建筑工程、陆地水文、农村小水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四个专业招生。1976年再增加小火电专业招生。
1978年8月23日,省革委会下发《关于恢复、新办和调整10所中等专业学校的通知》,其中将湖南省水利电力学校分为湖南省电力学校和湖南省水利学校。湖南电力学校保留了如前所述10个专业中的电力类6个专业。这是两校历史上的第二次“分家”。
1979—1982.走向春天
1976年10月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1977年恢复了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1978年10月,湖南电力学校开办大专班,设置专科专业3个,即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电厂热能动力设备专业、电力财务会计专业。当年共招生160人。开办大专班,为学校再次升格为本科院校奠定了基础。
1979年至1983年,大专班除电力财务会计专业停止招生之外,其余2个专业每年招生。1983年尚未毕业的大专班学生由长沙水电师院继续培养。
1984年9月20日,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在湖南电力学校基础上成立。至此,这个电力系统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完成了从事中等专业教育的使命。
INCLUDEPICTURE "http://mmbiz.qpic.cn/mmbiz/f70efF1liaOMUCmMbstRib8PYHee8dbDL9fOMFhu70mbiaVibLsBSGA7ABtbsjZrftG7QvibJSCr7bbBWpZY4qtUMicg/640?tp=webp&wxfrom=5" \* MERGEFORMATINET
1956.1 创建航校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根据总体布局的需要,决定新办8所中等专业学校。湖南地处长江中流,河网密布,大小河流370余条,湘、资、沅、澧四水汇入洞庭后连通长江,具备建立一所航务工程学校的必要条件。因此交通部决定在长沙市建立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
建成后的长沙航务工程学校,由王思一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56年开设河道修护、水力工程建筑两个专业,首届招生415人,是年9月1日开学。1959年将河道修护专业改为航道整治专业,将水工建筑专业改为筑港工程专业,并增设船舶机械、勘测设计两个专业。
1958年,交通部将长沙航务工程学校下放给湖南省,并更名为“湖南省航务工程学校”,1959年学校再次更名为“湖南省航务学校”,由郝凌霄任校长。
INCLUDEPICTURE "http://mmbiz.qpic.cn/mmbiz/f70efF1liaONHkL9ap5bBM0A6uiakmMOpSLkacBLjYtS60oONGnOVLIoicG6ErPrmmlg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