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doc

220阅读 | 8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doc第1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doc第2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doc第3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doc第4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doc第5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doc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谙世 上传于:2024-07-15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三点、四段、五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①大运河的开凿,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有利于国家统一。②但也耗用了大量人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二、“贞观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