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编制单位: 项目部编制日期:二00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测量准备
三、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控制桩的测设
3.1 建筑物的定位
3.2 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的布设
四、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
五、±0.000以下施工测量
5.1 平面放样测量
5.2 ±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六、±0.000以上施工测量
6.1 ±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测量
6.2 0.000以上楼层的轴线具体投测方法
七、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7.1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7.2 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过程
八、工程测量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8.1 人员组织
8.2 设备配置
九、施工测量质保措施
十、附图
工程概况
此工程为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商住楼工程,位于某市某大道21#,由主楼(A、B两栋)、裙楼和地下室组成。本工程总用地面积7456.91m2,总建筑面积为20378.19m2。A栋地上11层(含顶层跃层),B栋地下1层,地上15层(含顶层跃层),主体均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均为桩基础;裙楼地下1层,地上3层,主体为现浇框架结构,基础为桩基础。其中B栋和商场的负一层平时为地下车库,战时为人防工程,层高4.7m;A栋、B栋和裙楼的一~三层组成商场,层高由±0.000开始分别为:5.7m、4.8m、4.8m;A栋、B栋的四层及四层以上为住宅,标准层层高为3.0m,A栋檐高42m,建筑总高度45m,B栋檐高51m,建筑总高度54m。商场檐高15.250m,建筑总高度18.250m。
二、测量准备
2.1 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测设前需要下列图纸: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等。
2.2 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
2.3 制定测设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
2.4 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
DSZ3水准仪检测项目是:圆水准器轴L′L′∥竖轴VV;十字丝的中丝⊥竖轴VV;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保证i≯20″。 电子经纬仪的检测项目是:水准管轴LL⊥竖轴VV,应保证气泡偏离零点≯半格;十字丝的竖丝⊥横轴HH;视准轴CC⊥横轴HH;横轴HH⊥竖轴VV。
2.5 准备好测量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例如:50m钢卷尺一把、5m钢卷尺3把、8磅锤2把、羊角锤1把、红油漆1桶(带稀料)、毛笔5支、红蓝铅笔一把、15mm水泥钉1盒、50mm水泥钉1盒、铁锹1把、木桩若干。
三、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控制桩的测设
3.1 建筑物的定位
本工程中规划测量部门已将建筑控制点施测完毕,所以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拟建建筑物坐标,本工程的定位可以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具体的施测过程参见附图一、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测量精度要求如下:
距离测量
一般方法,往、返测量取平均值。 测距相对中误差<1/10000
角度测量
一般方法,盘左、盘右分中定点。 测角中误差<10″
3.2 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的布设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在1轴、16轴、29轴、A轴、F轴布设A座和B座的轴线控制点,确定在2/B-0A轴、B-A轴、B-E轴、1/B-01轴、B-5轴布设商场部分的轴线控制点,这样可以使各轴线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便于检查和复核。具体施测方法如下:
1)分别致仪器于控1(控2),后视控2(控1),作出F轴上的轴线控制点a2(a1),再分别转90°定出1轴和29轴上的轴线控制点b1、b2(C1、C2),因为C2距离比较长需要控3和控4两点协助完成。致仪器于控4后视控3做临时点C′,由控2和C′得出C2点。此处要致仪器于控2后视C2,转90°看a1(或控1)以此来复核C2。
2)利用控3、控4和控6,施放d1、d2、e1、e2及两个临时点e′和f′。致仪器于控3后视控6,作出A轴上的两个控制点d1和d2;旋转角度得出B-E轴上的e1、e2及临时点e′,用控4复核,然后再作出B-4轴上的临时点f′。
3)置仪器于临时点f′,后视控3得出2/B-0A轴的轴线控制点f1、f2,并作出临时g′和h′。
4)置仪器于g′和h′,分别后视e′和a2得出1/B-01轴和B-5轴上的轴线控制点g1、g2和h1。
5)B-A轴和16轴上的轴线控制点由相应轴线施放。 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及相对应尺寸关系见附图二、轴线控制桩布设示意图。轴线控制桩的埋设方法示意如下:
四、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
本工程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引测依据为业主和测绘部门指定的控制点,我方将采用指定控制点向施工现场内引测施工水准点(¡0.000的标高)。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及观测的方便,在现场内布设四个施工水准点。水准点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大致在10~20m左右,可与建筑物某些轴线控制点在同一位置设置并进行保护,初步定出四个水准点分别是a1、a2、f1、f2,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6n0.5(n为测站数)或±20L0.5(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
五、±0.000以下施工测量
5.1 平面放样测量
5.1.1 基坑开挖线和孔桩线放样。对于B座和商场基坑开挖部分,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建筑物的外墙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外墙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标高时,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坑边线和集水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指导开挖。对于A座人工挖孔桩部分,由于现场为水泥硬化面,可根据轴线控制网放出其他轴线并在孔桩位置弹出墨线以确定桩位。对于基坑下孔桩定位,待基坑周围护坡和基坑底部清理完毕后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进行投测,桩中心定木桩以示桩位。人工挖孔桩现浇混凝土护壁桩位允许偏差见下:
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
50
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
150
5.1.2 基础轴线投测。待孔桩浇筑完毕后,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利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网进行地下室基础部分轴线的投测。将仪器架设在控制桩位上,把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经检查无误,然后以控制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尺寸线。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L(B)≤30
±5
30<L(B)≤60
±10
60<L(B)≤90
±15
L(B)>90
±20
注:轴线的对角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20.5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
5.2 ±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5.2.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地面标高控制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5.2.2 ±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临时控制点即水平桩(又称腰桩)必须正确投测,腰桩的距离一般从角点开始每隔3-5m测设一个,比基坑底计标高高出0.3-0.5m,并相互校核,较差控制在±3mm既为满足要求。
5.2.3 基础结构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浇筑。拆模后,在结构立面抄测结构1m线。
六、±0.000以上施工测量
6.1 ±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测量
A座和B座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铅垂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商场轴线的投测采用吊垂球的方法即可满足要求。根据首层以上各楼层的平面图以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选定所需要的内控点布设方法。采用内控点进行测量的准备工作和原理如下:
6.1.1 首层底板浇筑时,在需要设置内控点的位置埋设150×150×4mm厚的铁件,为内控点作准备,内控点布置参见附图三、建筑物首层内控点布设示意图。通过基坑外围的轴线控制桩把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检核,允许偏差不得低于建筑物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6.1.2 用钢锯在铁件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并做施工期保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传递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
6.1.3 在±0.000以上各楼层楼面板施工的过程中,在内控点区域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cm×15cm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6.1.4 首层各内控点的1.0m²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和杂物,楼层激光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6.2 ±0.000以上楼层的轴线具体投测方法
6.2.1 内控点传递:本工程采用激光铅垂仪配合经纬仪进行竖向轴线传递。将激光铅垂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接收靶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上,对中整平铅垂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并调整光束,直至接收靶接收到的光斑最小、最亮。慢慢旋转铅垂仪,每转90°停下来观察光斑的变化,最后接收靶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2mm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受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它控制点。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满足如下要求: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每 层 3 总高() H≤30 5 30<H≤60 10 60<H≤90 15
6.2.2 施工层轴线放样:利用经纬仪和50米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轴线矩形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作为该施工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放出其他各条轴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明显标识。施工层测量放线允许偏差如下: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外廓主轴线长度() L≤30 ±5 30<L≤60 ±10 60<L≤90 ±15 L>90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6.2.3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样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
6.3 ±0.000以上各楼层高程控制测量
6.3.1 首层标高基准点联测。由于地下部分在结构上承受荷载后,会有沉降的因素,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求,首层标高的+1.000m线由现场引测的水准点在两个楼体上(主楼和裙楼)分别抄测标高控制点,作为地上部分高程传递的依据,避免两楼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对标高的影响。
6.3.2 楼层高程传递方法。如下图所示:利用水准仪、塔尺和50m钢尺,依次将标高由激光洞口传递至待测楼层,并用公式<1>进行计算,得该楼层的仪器的视线标高,同时依此制作本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
H2=H1+b1+a2-a1-b2 ………………………… 公式<1>式中: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a2——S2水准仪在钢尺读数;b1——S1水准仪在塔尺读数;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6.3.3 标高的竖向传递要求。应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且每栋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引测。标高的竖向传递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每 层 ±3 总高() H≤30 ±5 30<H≤60 ±10 60<H≤90 ±15
七、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根据规范规定,对于20层以上或造型复杂的14层以上的建筑物,应进行沉降观测,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的有关规定。故根据本工程特点,B座应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7.1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确定在B座的×、×、×、×、×、×的各轴线交点的混凝土柱上设置沉降观测点。
7.2 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过程
7.2.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地下室封顶后观测一次,以上部分每增加3层观测一次。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个月观测一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长时间连续降雨、基础四周大量积水等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入逐日观测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7.2.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7.2.3 观测方法。对于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应采用DS1精密水准仪用Ⅱ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观测,其误差不应超过±1n0.5(n为测战数),或±4L0.5(L为公里数)。为了保证观测精度,观测时视线长度一般≯50m,前后视距离要尽量相等,可用皮尺丈量。观测时先后视水准点,再依次前视各观测点,最后应再次后视水准点,前后两个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
八、工程测量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8.1 人员组织
所有测量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的要求进行。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张,施工流水段较多,为更好地配合主体结构的施工,工程测量人员要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测量放线任务,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各人有不同的分工,对于轴线控制与高程控制等关键环节,责任到人,强调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以更好的方法、更高的精度完成测量放线任务。
8.2 设备配置
编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DJD2-2PG电子经纬仪 ±2″ 1台 施工放样 2 DSZ3水准仪 ±3mm 1台 标高控制 3 50m钢尺 1mm 1把 施工放样 4 激光铅锤仪 ±2mm 1台 内控点竖向传递 5 双面塔尺 1mm 1把 标高控制
所有仪器、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养,并做好记录。
九、施工测量质保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而测量又是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制定以下措施:
9.1 测放负责人按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测量日志。方案、测法要科学、合理,重要的单位工程或部位的测量方案由测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
9.2 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9.3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的要求。认真审核图纸及相关资料,仔细核对依据资料及点位,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措施。
9.4 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时必须换人,以不同的方法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给专检部门验线。
9.5 技术资料、记录要齐全、完整,使每项测量工作都可追溯。
十、附图
附图一:建筑物的定位测量附图二:轴线控制桩布设示意图附图三:建筑物首层内控点布设示意图
大型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
1 编制依据
1.1 由南京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广州路干河沿B、C幢工程住宅楼施工图纸》
1.2 《广州路干河沿B、C幢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
1.3 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书》
1.4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2 工程概况
2.1 本工程位于广州路干河沿,建筑面积42000m2。B栋为22层,C幢为18层,地下一层。
2.2 ±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46.10m,室内外高差为0.60m;建筑楼面标高与结构楼面标高相差0.07m,建筑做法为70mm厚。
2.3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形式,外墙外侧粘贴40mm厚聚苯板保温;在一层至二层外墙外侧镶贴面砖,以上部位为装饰涂料。·
3 施工部署
3.1 施测程序
INCLUDEPICTURE "http://www.jdzj.com/gongcheng/edit/UploadFile/200661419351535.jpg" \* MERGEFORMATINET
3.2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南京市测绘研究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4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1 施测原则
4.1.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4.1.2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1.3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1.4 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4.1.5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2 准备工作
4.2.1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4.2.2 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南京市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号
器具名称
型 号
单位
数 量
1
经纬仪
J 2
台
1
2
水准仪
DS 3
台
2
3
激光经纬仪
DJJ 2
台
1
4
激光接受靶
个
1
5
钢 尺
50m
把
2
6
钢 尺
30 m
把
2
7
盒 尺
5m
把
2
8
对讲机
个
3
9
墨 斗
只
4
4.3 测量的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20秒,边长相对误差1/5000。
5 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5.1 工程定位 根据南京市测绘规化部门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详见后附图3)。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主轴线座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5.2 平面控制网测设
5.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5.2.1.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5.2.1.2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想一致。布设呈矩形。
5.2.1.3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5.2.1.4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5.2.1.5 桩位必须用险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5.2.2 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2.2.1 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共设置二横四纵六条主控轴,分别为C轴0.5米,H轴1.0米,①轴1.0米,⑨轴0.9米,⑩轴1.8米, 27轴0.9米,1/35轴0.5米。
5.2.2.2 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东侧以及纵轴北侧投测到围墙上,横轴西侧、纵轴南侧设置定位桩(见附图2)。墙上、地面引线均用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
一级
± 7
1/30000
5.2.2.3桩位必须用砼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详见下图:轴线、高程点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INCLUDEPICTURE "http://www.jdzj.com/gongcheng/edit/UploadFile/200661419351375.jpg" \* MERGEFORMATINET
5.2.2.4 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
5.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3.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5.3.1.1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5.3.1.2 根据场区内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米布设场区高 程控制网。
5.3.1.3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米,在场区内(包含1#、2#楼)建立高程控制网。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即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M1=46.00米,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5.3.2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5.3.2.1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5.3.2.2 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
5.3.2.3 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5.3.2.4 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3.2.5 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高差全中误差( mm/km)
路线长度(km)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环线次数
平地闭合差(mm)
三等
6
50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12 √L
5.3.3 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5.3.3.1 水准点的埋设
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5.3.3.2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
水准仪型号
前后长度(M)
前后视距较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三级
DS3
≤ 75
≤ 2
≤ 5
0.3
2.0
3.0
6.基础测量
6.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6.1.1 将 DJ2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 (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