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教学工作总结
在附中实习的六个星期里,我一共上了七节语文课。虽然很少,但这在初中组已经算是最多的了。除了上课之外,我还听了初中组所有语文老师的课,了解了每个老师的讲课风格,以及每个班的情况。而其它九位队友基本上每个人的课我都听过。我还积极去高中组听其它队友的课。这六周,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从讲课和听课里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体悟。
一、 真正的课堂与微格教学很不一样
以前我们得到的最大最真实的演练也就是在微格教室。只有短短的10-15分钟。或许是因为我们彼此对对方讲授的内容不太熟悉,所以在评课的时候,大多是看表面的,比如:教态、教师语言、内容的衔接过渡等。很少会从教材来分析。而这次实习,我听老师评课时讲得最多的就是 立足于教材 对教材的理解与挖掘 。而这也恰恰是我们最薄弱的地方。
微格教学重点是抓住一两点知识点来讲,把它讲透,讲精彩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而真实的课堂,则要求老师要有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的能力。它需要的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老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举动。并且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预料之外的情景。比如,你精心设计了一个由学生来讲的互动环节,可是台下却一片寂然,学生不愿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于是,你要学会用一些实例去引导学生,巧用语言的艺术鼓励学生开口。再或者,调整时间安排和环节的设置。这些都是考验一个教师应变能力的地方。而在微格却很难有这种体验和收获。
真实的课堂还要求老师学会把握节奏的快慢,做到松弛有度,否则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还有就是要处理好内容的衔接和过渡,这也是我比较薄弱的地方。因为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而一节课的内容又比较多,所以有时候会突然出现思维短路,或者是在脑子里思考下一个内容是什么。这样在内容的衔接上就不那么自然了。一节精彩的课,总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而作为新手的我,总觉得还没有到达那种行云流水,畅达自如的教学境界。上课的最高境界,我觉得是像一位老师说的那样, 我觉得每节课都是在享受 。
别人都说,上课的表现会随着上讲台次数的增多而变好。而我,却觉得我最好的那两节课是最开始那两节课。因为,我那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教态大方自然。全然没有在意课室后面坐满的听课的老师和队友。我觉得第一二节课,我表现得很棒。而后面,反而因为压力降低,时间又比较紧迫,准备得不够充分,表现得反倒没有那么坦然自信了。
二、初中的课与高中的大不同
通过实习的观察,我发现上初中的课与上高中课的难度不一样。初中最难把握的是如何控制课堂纪律,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在把问题抛出去,学生高谈阔论之时,如何把问题收回来,让他们安静。而高中的课,更多的是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它需要的是老师对文章要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照搬教参。
而我上课最大的感受也是 不知如何控制课堂纪律 。初中,正是学生最叛逆多动的时候,小小的一个问题,可能就会引起他们的高声议论,如果教室没有麦克风,学生根本就听不见你讲话,他们只顾自己讨论,总是要一段时间的调控才能安静下来,这势必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初中,我们所有实习老师都面对过这样的问题。而且,也都没有摸索出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可能这和我们是实习生,学生没有敬畏的心理有关吧。
而如果一节课枯燥无味,学生即使不讲话,不再台下乱搞,也是睡倒一大片。所以,上课要有激情,每节课要有亮点,注意用精彩生动的语言,以及有趣而又有意义的形式提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比如,在讲《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时,如果单纯地讲解。我想谁都不会对故宫产生兴趣,并且是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找了两个关于故宫的介绍的视频,并且有一个是和课本内容一模一样的。在第二课时时,我还设置了一个 我来做导游 的环节。既考查了学生对上节课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也锻炼了他们的交际与口语表达能力。
在讲诗歌的时候,我非常注重听朗文和学生的朗读。我觉得诗歌不需要讲太多,关键是学生的体悟,我也不赞成将诗歌分段分层,比如在讲《石壕吏》的时候,有个搭档就对诗歌进行了分层。我感觉她这样讲条理是比我清晰,但是她的重点却放在了剖析层意,而不是营造诗歌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体会诗歌的情感。但我那节课,也讲得不好,原因是我犯了 眼高手低 的毛病。相信自己可以不背讲义,即兴发挥,其实我也是想尝试下自己行不行。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本身对语文课就很重视,心理有一定的压力,所以不太敢放开来讲,所以不像班会那样,可以灵活自如。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讲出来的效果很差,有位队友直接和我说 我感觉你这节课的风格和你以前的大不一样,课堂气氛很沉闷。 确实,这也自认为这是我讲得最失败的一堂课。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上了一个学期的《语文课程论》。老师讲授了很多新课标理念下的新思想,听得多数是对现在教育现状以及应试教育的批判。于是,我带着这些理论走进了实习学校。可是当我听第一堂课的时候,我就发现,一线老师的教育和以前自己读书时语文老师的讲课没有什么区别。说到底,现在的中学还是以 应试教育 为主。所以,这六周我一直徘徊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中。或许是因为现在正是过渡和转型期,出现了很多不良反应。但是,高考的指挥棒始终没有变化。我在高中听课的感受最深。
高中的老师都很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比如,有一位老师上课很喜欢叫学生到黑板上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