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活动主持台词怎么写
【篇一】
舒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法师,大家好!在论坛会开始前,首先请出中国世博茶仙子赫素玉为与会者奉香三支,祈愿大家阖家幸福,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会前礼敬三炷香。
舒曼:继20××年10月在唐山举办“首届中国香道文化高峰论坛”之后,时隔两年,今天(20××年××月××日上午)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贵州、河北、浙江、江西、陕西、福建等地的香文化专家学者以及香文化爱好者齐集迁西景忠山,共同见证“第二届中国香道文化高峰论坛”盛举,共同演绎“香与心灵健康”经典传奇。有道是:“清凉迁西景忠山,万松禅院沉香还”。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河北省茶文化学会主办,全国燃香产品分技术委员会、《吃茶去》杂志社、《中国制香技术》编辑部、河北古城香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唐山金古月实业有限公司承办。
舒曼茶话主持第二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
舒曼:本次论坛主持人原安排的人选是陈云君教授,但许多人喜欢听他的即兴演讲,提出让陈先生为大家作主题发言的要求,所以我正好利用当主持人的机会,把对香文化的一些认知和观点,作一番表白。
与其说,今天第二届中国香道文化高峰论坛是对第一届的回顾和梳理,毋宁说“第二届中国香道文化高峰论坛”恰恰又是一个新的开端、新的起点,而这一良好的开端和起点,将意味着中国香文化抑或是中国香道正式成为一种具有教化功能的精神象征。
当今,中国香文化的伟大复兴在当代可谓恰到好处,红尘中品香者静悟人生是为不迷失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品香为雅集,此雅集也称“香席”,操作者是为“演香”。由于香道文化的盛行,市面上各式各样的香品和道具琳琅满目,材质也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在此情形之下,有更多的人渴望对香文化从最初的“祭祀之事”转化成“鼻端之事”的历史演变想有更多的了解,想知道能让人如此着迷的香道为何能让人眼前一亮?想知道这灵动的香雾为何附着如此厚重的文化?这也是今天举办“第二届中国茶道文化高峰论坛”的目的所在。
我个人以为,所谓香文化抑或是香之道,实际上是一个大而全的概念,外延丰富,涉及面广,“香道”是其核心部分,为形而上,“香艺”是其重点,由艺而至道,它经过对香的制作、熏点、涂抹、喷洒后所产生的香气、烟型,使人感到有一种舒适、愉悦、安详的享受,配以富有艺术性的香道具和对香道周围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加上以娴熟典雅的点香和闻香手法,创造出相关的文学、艺术等作品。而“香学”呢?主要包括物态文化和部分制度文化,涉及到植物学和动物学部分。而我们今天论坛的内容,主要指狭义香文化或是香之道中心态和行为文化层面。
目前,香道文化正在复兴,但对香道理论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关对香文化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的书本上转圈圈。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有关香文化的书籍只有像傅京亮的《中国香文化》,陈云君的《燕居香语》,林跃然的《香品与香器》,林瑞萱的《香道入门》《香道美学》《和香的艺术》,杨之水的《香识》,叶岚的《闻香》,孟晖的《花问十六声》,李同全的《初识沉香》等等。目前正在等待出版的有乔木森的《中国香艺》,陈云君的《香界七鉴》等。
随着中国香文化的快速发展,河北省有幸在两年前首开中国香文化论坛与研讨之先河,所以,今天的第二届中国香道文化论坛仍然在河北举办有着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它与第一届论坛一样,对今后香文化研究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对香道概念了解不多,但有一点我却深信不已,焚香、品香、点香、闻香也是营造心灵回归的一种非常境界,香道与茶道相伴,会让人产生一种奇妙的魅力和遐想。
今天,我们特意邀请到了目前在国内研究香道的佼佼者,他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今天演讲的嘉宾:香道文化研究专家、诗人陈云君教授,香艺文化研究专家乔木森先生,香道文化研究专家、诗人马守仁先生,茶文化研究专家、中国佛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宗舜法师,《中国制香技术》总编、河北古城香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金庆先生。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在论坛演讲前,我想先作一点补充说明:
一、原计划前来参加本次论坛的香文化专家傅京亮先生因随央视在外景拍摄未能如期赶来;《初识沉香》的作者李同全因在南方收香未能如期赶回,二人特向大会表示祝贺。
二、今天,河北古城香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金庆先生为与会的正式代表带来了香礼,缘结于香,在此表示感谢!
舒曼:下面首先有请西安冷香斋斋主、香道名家马守仁先生为我们进行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佛教典籍用香述略》,马守仁老师研习香道已久,茶人研香更多的是对“清净心”一种渴望和一份追求。有请马守仁老师,大家欢迎。
马守仁:(略)
舒曼:马先生原来带来的演讲内容是《佛教典籍用香述略》,但他可能考虑到这一主题与宗舜法师演讲的内容略有冲突,故改为《山居用香体悟》。听了马先生刚才的发言,让我们能感受到来自终南山一股清凉的山野清风护佑着一缕幽幽馨香,正时时刻刻吹拂着人的心灵,与自然的融合也许正是香的诉求。马先生把自身在终南山习香参禅的点滴感受与大家分享,期许带来一些“正”力量和“正”的导向。再次感谢马先生!
宗舜法师是佛教界的演香高手,我和宗舜法师在一年前曾通话数次,今天也是第一次与法师正式见面。我是在《禅》刊上认识宗舜法师的,法师曾经解读过净慧老和尚《赵州禅茶颂》一*诗,当是我读了很感动,心里想着一定要认识宗舜法师。今天终于见面,佛缘殊胜。下面有请中国佛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香道名家宗舜法师作《*香光自庄严》,大家欢迎!
宗舜法师:(略)
刚才宗舜法师以《六祖坛经》为蓝本,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读出“自性五分*香”、“香与香料”和“香为心使”的深刻内涵。感谢宗舜法师香发大心,愿我等同登彼岸。一如刚才马守仁先生所言:“有熏香,有佛法,还有茶汤,这里就是香道修习的道场,处处都是香光庄严”。再次感谢宗舜法师喜舍慈悲对本次论坛给予的加持。
舒曼:下面请出的一位是来自上海香研所的香艺专家乔木森先生。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乔先生还是一位茶席设计专家,著有《茶席设计》一书。现在他所开设的香艺班在全国闻名,今天他给我们带来的演讲题目是《香艺为什么那样香――试论中国香生活》,有请乔木森老师上台演讲,大家欢迎!
乔木森:(略)
舒曼:乔木森老师从事香艺研究也有10多年。如今每个月十五,乔木森先生都有固定的香事活动,叫“十五来‘香’会”活动。他为了研究香艺,正把古代的技法进行一种还原。乔木森先生的演讲,把香艺称作为习香、行香的过程,是一次享受香艺和享受生活的过程。对于现实香道馆经营者来说,更多的带来的是一种思考,再次感谢乔木森老师!下面,有请《中国制香技术》总编、河北古城香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金庆先生为我们作《如何做好一支香》的演讲。
杨金庆:(略)
舒曼:杨金庆先生的演讲,为与会者道出了现代香品,在承继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如何为之创新发展成为今天机械和半机械化的制香工艺。杨金庆先生向我们介绍了现代香品通过配料、合面、成型、烘干、包装等各种工序操作流程,可谓耳目一新。古城香业是亚洲,也是世界上的香业生产基地,“古城”香产品也是中国的驰名商标。中国香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制香企业的支持,感谢杨金庆先生的精彩发言。
最后,让我们请出香文化研究专家、诗人陈云君先生演讲。陈先生在几年前曾出版一本《燕居香语》风靡全国,此书让我们方知“鼻端之事”是一门不简单的艺术,是一门腐木可变神奇的艺术。有请陈云君教授上台演讲。
陈云君:(略)
舒曼:陈云君先生的演讲,可谓妙语连珠。更让我们了解了拈香供佛,是藉此熏染自性清净,贴近佛菩萨本怀。凝神静观袅袅香烟,使身心的轻逸、持稳。更重要的,香是众生与自性本具的佛性之间沟通的“信使”,使品茶者可以到达禅化境界。再次感谢陈云君先生的精彩演讲。
舒曼(结语):品香之风无论在过去的帝皇之殿,王侯深院,还是现在的道观禅寺,儒子书斋,乃至家道殷实的平民百姓厅堂,丝缕轻烟时有溢出,不同阶层的人均视焚香、品香为高雅之事。
刚才五位专家的演讲,使我们对中国香道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唐代王建在其《香印》道:“闲坐烧印香,满户松柏气。火尽转分明,青苔碑上字。”自古文人对品香文化推崇有加。品香文化附庸于儒释道,文化深厚,传承循序。自从有了香道兴起,在一些香道爱好者的居室里从此香烟绕梁,香气腾升,奇香绕于日常的生活。于是,在玩香者的议事里多了一个“玩香也能成道”的话题。也正因了这一个话题,成就了本次活动的延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研香者之花不断结出丰硕成果之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定会不断丰富,中国香道文化论坛的活动还会继续延续。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本次活动的第二大板块:香艺演示。
舒曼:首先出场的上海香艺研究所香艺演示队带来的《戒定真香》香艺演示(内容详见《第二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侧记》一文)。
《界定真香》
第二台香艺演示是来自河北省茶文化学会香艺演示队给我们带来《丸香佩囊》香艺演示(内容详见《第二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侧记》一文)。
《和香佩囊》
宗舜法师正在对《和香佩囊》现场解说。
第三台演示曲目为《七香描黛》香艺演示,是由上海香艺研究所香艺演示队演示(内容详见《第二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侧记》一文)。
《七香描黛》
最后一台香艺演示是由天津海雅茶园为我们带来的《汉韵流香》(内容详见《第二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侧记》一文)。
《汉韵流香》
舒曼(结语):目前为止,香艺演示尚不具备像茶艺表演那样成熟,尤其作为舞台性香艺演示。但以熏香、焚香之形式,令人心静而养性,这是行香的最终目的。静室一炉香,虚窗七碗茶,审视内心自我世界,反思自我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连接与冲突。所以也希望大家“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以求得物我两相宜,心香道成。香之道,是境界与德行的体现,是人们遵循与修行的指示。学习香文化,认识香,使用香,犹可得到香文化的教化,走入清净无为的香道生活。所谓“静发降灵香,思神意智长”(唐?韦渠牟)说得极是。这也许就是今天举办第二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宣布,本次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
【篇二】
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在举国上下迎接祖*亲60华诞的大喜日子里,在这硕果累累,桃李满园的金色玄月,继上周成功举办全国名师小学语文示范课之后,我们兴奋地迎来了由安徽青年报社主办的全国名师小学数学示范课暨高峰论坛的盛会。
此次活动在安徽青年报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十分荣幸地请来了四位在中国小数界有广泛影响的全国特教师,他们的经典课例和报告不仅展示了国内不同的教学流派,而且代表了国内名师的较高水平。可以说此次活动名师阵容之强,规格之高,影响之大在近几年省内同类活动中上未几见,备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和期待。今天的阜阳商校大礼堂已经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在此请答应我代表主办单位向来自阜阳市及周边地区的近千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数学教研员表示热烈地欢迎!
我们还要向应邀前来讲学的全国名师刘德武、钱金铎、柏继明、孔企平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原打算在本次观摩教学报告会开始之前举行一个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领导及安徽青年报领导参加的开幕式,为了让与会职员在宝贵的时间内能有更多的收获,本次活动组委会决定打破常规,不再举行开幕式。把举办开幕式的时间节约出来让大家欣赏全国特级教师的出色讲学。
老师们,俗话说:“听歌星演唱快乐一时,听名师讲学幸福一生”。名师们构思巧妙、出色尽伦的具有浓重数学味道的课,妙语横生却又引发人进行深刻思考的报告,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洗涤,也是在畅享一场思想的盛宴,必将进一步推进小学课程改革,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递前沿教改信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今天上午,活动组委会邀请的到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仰慕已久的刘德武老师。
刘德武简介:全国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教研员,北京市首批学科带头人,曾获北京市评优课一等奖第一名,我国小学数学新课改*名师,“京派”小学数学名师方阵的领军人物,他提倡“在后退中前进”和“跳出数学教数学”,形成了“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在全国各地的数百场示范课影响了数以万计小学数学教师的成长,培养了包括刘延革在内的一批全国课改名师。刘德武老师今天带来的示范课是六年级数学《容积的大小题目》,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余颖老师,刘老师的学生是文峰小学的班的学生
课后点评:刘德武老师这节课在课中“巧点妙击”、从容调遣,“随心”演绎、挥洒自如,让课堂出色一片。细细品味刘老师的课,不难发现刘老师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无不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刘老师精心设计题目情境,真诚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教给了学生思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浓厚爱好,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思维的成功与快乐!刘老师的课让孩子们思考并快乐着,也让我思考并快乐着!
谢谢刘老师,谢谢孩子们。
刘德武老师的报告点评:
刘老师谆谆教诲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知识、认知误区需求设计教学内容,激发情感动力,满足求知愿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刘老师大量鲜活生动、魅力四射的案例,令全体老师意犹未尽、叹为观止。我们也要跳出狭隘的学科观念,勤思考,多积累,深反思,用自己的热情和聪明,发现数学题目的本质,打造聪明灵动的课堂,引领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柏继明简介:北京昌平城关小学校长,全国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她先后六次代表昌平区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均获一等奖。出版个人专著两本,与他人合编了著作四本。从××××年起,她就尝试着不给学生留笔头家庭作业,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她的课堂教学独具特色,先后被上海、广东等二十多个省市邀请往讲课,做观摩课三百多节,听课人数达十万多人次。被一线教师们誉为“平民专家”。所到之处,好评如潮。柏老师今天授课的题目是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手能帮我学数学》,和柏老师一起上课的学生来自颍州区文峰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课后点评:这是一堂真实的、本色的、扎实的常态课堂,在柏老师朴实的语言教学中,生动形象的比喻中学生很轻松的学会了有关植树题目的数学知识。柏老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能用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一双手,通过学生手、口、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并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复杂的数学题目简单化,把真实的课堂还给学生,课程进展充溢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柏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幽默、风趣自然。对学生,不管是成功时的表扬,还是失误后的鼓励,她能机智灵活、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创设出一个个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美好境界;她能适当的把握教学语言的“度”,并贯串于教学过程,使师生关系倍加融合,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柏继明上了一堂让人线人一新的数学课,充分展示了数学逻辑的严密之美,让人觉得一堂课就是一大进步,由此,我们看到了数学课的魅力让人充分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采。
《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柏老师的学术报告柏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和反思经历,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说明课堂反思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激励广大的年轻教师只有自己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提升自己的观念水平,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
钱金铎简介
全国特级教师,船山市教研中心教研员,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研究会会长,省特级教师协会理事。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小学数学研究会会长,“浙派”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队伍的领军人物。
曾荣获浙江省功勋教师,多篇教育教学经验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交流,并多次获奖。反映他“愉快教学法”和课堂教学艺术的有关文章、教案和课堂实录已被编进《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和《品读名师经典课堂》等书。几十次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福建、浙江、广州等十几个省、市进行专题报告,作数学公然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