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
(考试时间:45 总分: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分)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之一。关于铁的下列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
B、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C、如何将钢板轧成汽车外壳
D、铁锈是由什么组成的
【标准答案】 C
【解析】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是为了应用,故用途也是研究范畴,它不但研究自然界中已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如何将钢板轧成汽车外壳涉及物质的加工,属物理机械研究领域。
【end】
2、(2分)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反思与评价
C、设计实验
D、获得结论
【标准答案】 C
【解析】
提出建议,而建议并没有实施,属于设计实验阶段。
【end】
3、(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块雕成石狮
B、海水蒸发得到食盐
C、铁生锈
D、自行车轮胎受热爆炸
【标准答案】 C
【解析】
石块雕成石狮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海水蒸发得到食盐只是水与食盐的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自行车轮胎受热爆炸只是气体受热体积膨胀造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end】
4、(2分)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前,小明有以下认识:
①化学变化需要很长时间;
②化学变化只是在燃烧时发生;
③化学变化能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物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发光和发热的现象。
你认为小明的认识正确的是( )
A、②
B、③
C、①③
D、②④
【标准答案】 B
【解析】
①有的化学变化很快完成,不需要很长时间,如镁条燃烧,错误;②化学变化不只是在燃烧时发生,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错误;③化学变化能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物质,如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镁,而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正确;④物理变化也可以有发光和发热现象,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end】
5.、(2分)下列仪器中,都能用来加热液体药品的一组是( )
A、试管、量筒、蒸发皿
B、量筒、蒸发皿、烧杯
C、试管、烧杯、蒸发皿
D、试管、蒸发皿、集气瓶
【标准答案】 C
【解析】
量筒、集气瓶不能加热。试管、烧杯、蒸发皿可以加热。
【end】
6、(2分)制造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得到的是( )
A、青铜剑
B、大理石雕塑
C、合成橡胶轮胎
D、高强度降落伞
【标准答案】 B
【解析】
青铜、合成橡胶、降落伞的材料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大理石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材料,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得到。
【end】
7、(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当两种物质相遇后,有沉淀生成,说明它们发生化学变化
D、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标准答案】 D
【解析】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受热蒸发是物理变化,A错误;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白炽灯通电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B错误;当两种物质相遇后,有沉淀生成,不一定生成新物质,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C错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正确。
【end】
8、(2分)当代社会发展几乎离不开化学科学,关于人类利用化学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学科学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学产生许多有害物质,比如毒品、化学武器等
C、“弊”大于“利”,虽然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物质和能量,但也造成了空气、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D、“利”大于“弊”,虽然化学科学带来了空气、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但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标准答案】 D
【解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学,化学产生的有害物质虽然带来了污染问题,但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D正确。
【end】
9、(2分)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块石修筑长城
【标准答案】 C
【解析】
在甲骨上刻文字、用石块修筑长城、指南针指引航海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泥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end】
10、(2分)蜡烛燃烧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
B、一个由固体变成气体,一个由固体变成液体
C、一个是放热,一个是吸热
D、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
【标准答案】 D
【解析】
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同时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石蜡熔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就是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石蜡熔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end】
11、(2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A
B、B
C、C
D、D
【标准答案】 A
【解析】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A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时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再伸入液体中吸取,B错误。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试剂时,胶头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两人合作滴加液体容易使胶头滴管接触容器壁,C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按在试管夹的长柄处,D错误。
【end】
12、(2分)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C、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标准答案】 C
【解析】
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能倒入下水道,A错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和自己,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B错误。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正确。在使用药品时为保证安全,要做到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直接用手抓取,D错误。
【end】
13、(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不仅可以获得新物质,也可以获得能量
B、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发出耀眼的白光
C、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需要加热
【标准答案】 B
【解析】
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生成白色粉末。
【end】
14、(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C、物质本身并无优与劣之分,但应用的方法和目的却存在好与坏的差别
D、化学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标准答案】 D
【解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研究如何制取新物质、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研究环境污染的控制途径,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学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end】
二、填空题(共44分)
15、(5分)图1是基本实验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end】
16、(8分)有关化学基本实验问题的探究。
【end】
17、(8分)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打碎试管底;试管炸裂;试剂被稀释;量取水的体积不准确;引起火灾;腐蚀下水管道或污染水土等;腐蚀标签;腐蚀胶头
【解析】
(1)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竖直放置可能会打碎试管底;(2)加热硫酸铜晶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会使液体倒流可能会使试管炸裂;(3)滴管清洗后放回滴瓶会稀释试剂;(4)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的水可能会使量取水的体积不准确;(5)用嘴吹灭酒精灯可能会引起火灾;(6)废液倒入水池会腐蚀下水管道或污染水土;(7)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可能会腐蚀标签;(8)滴管向上放置,稀盐酸会腐蚀胶头。
【end】
18、(19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end】
19、(4分)为验证铁矿石冶炼成铁属于化学变化,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取了一小块铁矿石和铁块,记录并进行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号整理如下:
①需解决的内容主要有:如何判断铁矿石与铁块是不同的物质?
②对铁矿石和铁块分别进行通电测试,发现铁块导电,铁矿石不导电;
③铁块是不同于铁矿石的一种物质;
④分别用磁铁吸引铁矿石和铁块,发现铁块能被磁铁吸引,而铁矿石不能;
⑤通电的方法不如用磁铁吸引的方法简便易行。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 );属于获得结论的是( );属于反思与评价的是( )。
【标准答案】 ①;②④;③;⑤
【解析】
①属于提出问题;②和④属于收集证据;③属于获得结论;⑤属于反思与评价。
【end】
(7分)(1)能量转化
①举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
②镁条燃烧时,( )能转化为( )能和( )能;这个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③光合作用中是( )能转化为( )能。
【参考答案】 ①冰融化(或水蒸发等合理答案)
②化学 光 热 放热
③光 化学
【end】
(3分)(2)物质的变化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加热石蜡,温度稍高便可熔化,这是( )变化,继续升温,温度较高时,便会燃烧,这是( )变化,人们利用蜡烛燃烧这个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标准答案】 物理;化学;获取光能
【end】
(9分)(3)物质的构成
①水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②根据甲烷的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甲烷是由( )构成的。
甲烷分子是由( )原子和( )原子构成的。
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 )个( )原子和( )个( )原子。
【标准答案】 ①水分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②甲烷分子;碳;氢;一;碳;四;氢
【end】
(4分)(1)上述仪器能作为热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不能加热的有( )。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 )。
【标准答案】 E;CFG;AD;B
【解析】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的常见热源;图中试管和蒸发皿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漏斗、量筒和广口瓶不能加热。
【end】
(3分)(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块状石灰石;③金属锌颗粒;④试剂瓶中的稀盐酸。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 ),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 )。
【标准答案】 ①;②③;④
【解析】
粉末状药品可用钥匙取用,所以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①;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所以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②③;液体药品用滴管取用,所以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④。
【end】
(1分)(3)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最少量取用:液体一般为1~2mL,固体只需( )。
【参考答案】 铺满试管底部
【解析】
根据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可知,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最少量取用:液体一般为1~2mL,固体只需铺满试管底部。
【end】
(1分)(1)以上操作中存在明显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标准答案】 BCD
【解析】
B中的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中的试管没有横放;D中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故存在明显错误的是B、C、D。
【end】
(3分)(2)以上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①( );
②( );
③( );
【参考答案】 B操作: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C操作:打破试管底部;D操作:酒精喷洒,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