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攻坚力量,决胜全面小康
奋力谱写古镇XX发展新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XX镇第XX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XX年X月XX日)
xxxx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国共产党XX镇第XX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本届党委五年工作回顾
第XX届党代会以来,我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务实创新,较好地完成了XX届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的新局面。五年来,我镇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XX省宜居示范镇、XX省教育强镇(复评)、XX名镇、XX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XX市十佳旅游镇及旅游景区、XX市(旅游业)技术创新专业镇、XX市卫生镇、平安镇等系列国家、省、市、县荣誉称号;下辖XX村先后获评中国古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XX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XX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XX省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XX村获评XX省传统村落等荣誉称号,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进一步提升了XX古镇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唱响发展之“歌”,镇域经济实力稳步增长
五年来,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发展抓项目,围绕项目搞服务,围绕服务优环境,积极培育财源,拓展税源,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至20XX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4亿元,实现了五年翻番的目标;人均纯收入达10990元,是2010年末的1.89倍;国地税收入分别为235.9万元和320万元,年均分别增长21.08%和40.72%;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7个,投资金额达11.44亿元。
(二)挖掘人文之“韵”,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深入挖掘XX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坚持以客家人文特色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自20XX年起,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全面启动XX名镇旅游区建设,扎实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互促发展。一是注重文化挖掘。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先后对肇庆堂中式建筑、南麓公祠等20多座古民居进行系统修复,并开发了7个文化主题展览馆及多个功能场所,新增省文保单位2处,市文保单位1处,县文保单位19处。大力推进骑楼老街立面改造、三十六巷修复及部分非传统建筑“客家元素”改造等三大工程,重塑古镇古风古韵。持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鲤鱼灯舞”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五鬼弄金狮”、“XX薄饼”、“XX牛肉干”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二是完善设施配套。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对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先后对景区道路、排水系统、特产商店、停车场、旅游公厕、导览系统等213项软硬件设施进行了系统完善。积极推进海源楼、企南轩连片精品民宿客栈,笙曹筱筑精品农家乐、XX精品酒店等系列服务场所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快旅慢游”体系,努力实现“把客引来,把客留住”。三是拓宽宣传平台。把宣传营销作为景区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推介,有力抢占市场制高点。在全县率先开通宣传微信公众号,先后编印发行了《XX印象》明信片、《XX旅游指南》、《慢游XX》画册,并制作了多辑XX文化宣传音像制品,全方位多元展示XX深厚的历史、人文、民俗、小食文化。同时,积极开展面上营销工作,先后组团到珠三角、潮汕等地区进行宣传推介,邀请广州、深圳等地亲子团来侯参加汉服体验,组织举办“国学讲学.弟子规班”、“汉服嘉年华”、“XX汉风柚香杯微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全力打响古镇人文旅游品牌。
(三)坚持特色之“路”,现代农业规模不断壮大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转型提升为突破,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一是抓特色,扩规模。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以打造“红肉蜜柚专业镇”为契机,不断扩大红肉蜜柚种植面积,至20XX年末,全镇蜜柚种植面积突破两万亩,其中红肉蜜柚种植面积达15000多亩。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定位,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先后引资在旧寨、武塘、帽山等村开发台湾农民创业园、萧山名贵花木基地、帽丰油茶基地等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农产品基地,进一步扩大精品特色农业产业规模。至目前为止,全镇百亩以上农业基地达44个,农业合作社数量达31家。二是抓带动,强龙头。积极扶持、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企业申报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我镇特色农业发展。五年来,新培育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数量实现“零突破”,企业规模日益壮大。三是抓转型,拓新路。抢抓县建设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历史机遇,坚持“示范推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模式,重点引进华农互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XX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大力开发葡萄园采摘、无公害蔬菜种植、省级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等系列项目,辐射带动全镇规模以上农业基地转型升级。
(四)凸显宜居之“美”,镇村综合环境日益优化
始终坚持“规划、保护、整治、开发”的原则,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持续不断地加大各项投入,全面推进“修路、种树、活水、优环境”四大工程建设,努力打造风貌和谐,环境优美村庄。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了梅潭河“一河两岸”堤围工程、XX景区活水工程、梅潭河河道整治工程及全镇21条共46.5公里道路硬底化建设工程;采取集中重点整治和建立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对全镇垃圾实行统一收集、转运,集中处理;大力实施多个镇区休闲公园及各村多个乡村公园建设工程,并在各公园、堤面、主要道路周边大面积种植观赏花木;完成了县城至XX沿线、镇区各公园、各村主要村道亮化工程建设,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五)聚焦民生之“本”,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始终坚持以民为先、民生为本,不断加快各项民生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先后筹资900多万元,大力实施XX、东山等五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XX灌区9公里水圳改造、各村农村安全饮水扩网等系列民生工程建设,极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全民医保、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和优抚等各项惠民政策,五年来共发放低保医疗救助金、房屋倒塌救济款等社会救济金合计100多万元,并于20XX年成立大埔县首个镇级慈善会,筹集资金达160.5万元。三是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全力做好第一、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7000万元,全镇十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并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同时,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局良好,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四是计生工作有序开展。严把计生政策关口,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五年来,政策内出生率保持在92%左右,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五是镇村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加大“平安XX”创建工作力度,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2011-2014年连续四年获评县综治先进单位。六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力做好相关监管、排查工作,五年来全镇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此外,文教卫生、国土城建、护林防火等工作均亮点纷呈,成绩显著。
(六)筑牢党建之“基”,党的执政能力明显加强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过硬的党建工作引领我镇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五年来,先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镇领导干部驻点直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固本强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行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对党员干部的廉洁廉政、党风党纪教育,建立镇、村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制度,扎实推进书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两新”组织建设,坚持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相统一,坚持分类施策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在扎实推进XX经济社会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中,全面提升了党在基层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和广大党员干部精诚团结、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是广大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重视、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XX镇党委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XX事业发展的各位代表、各级领导、海内外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存在问题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全镇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发展仍不够均衡,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机关作风仍有待转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研究,发扬担当精神,坚定信心,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新一届党委五年工作展望
未来五年,是新一届党委任期的五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时期。当前,我们既面临转型发展与结构调整期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经济社会活力释放、动力增加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势必能够凝聚起加快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锁定目标、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的蓝图变成现实!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落实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两大振兴政策,深入实施县委县政府“一带两区”发展战略,强化担当,务实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产业特色鲜明、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美、民生事业繁荣、社会发展可持续的振兴之路。
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是:“紧扣一个核心,立足两个定位,着力三个抓手,凸显三大亮点”,奋力开创XX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紧扣一个核心。即紧扣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核心任务,坚定信心,扎实拼搏,进一步引领文化、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持续协调发展,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立足两个定位。即立足“客家人文古镇”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两个定位,整合资源,借势发力,把创先争优作为主旋律和硬指标,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着力三个抓手。即做活做旺旅游产业、做强做精特色农业和做靓做优宜居镇村。
做活做旺旅游产业。紧抓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契机,积极把握大众旅游时代发展全域旅游的机遇,主动对接、融入县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建设,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和内涵。一是抓配套促提质。坚持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名人古居、乡村风情等优势资源,积极扶持引导群众发展“复古、文化、赏景、休闲、体验”五大类型特色民宿及各类型精品农家乐,精心包装经营,以一流的食宿配套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同时,大力推进无害化厕所推广、智慧景区建设、古村落消防设施配备、导览系统完善、景区线网整治工程等相关项目,努力走出一条“品牌化、规范化、差异化、精细化”的景区发展道路。二是抓服务促转型。全面对标成熟景区模式,进一步突出游客需求导向,从人员管理、服务标准、导游讲解等细节入手,积极引进绩效考核、团队评先、服务流程管理等系列先进管理办法,努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旅游服务体系,让游客宾至如归、流连忘返。三是抓推介促营销。用独特的创意展示“XX风光”、讲好“XX故事”、吆喝“XX旅游”,敢借名人、攀名媒、办名节、托名社,千方百计,采取多种手段宣传XX。在此基础上,做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