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及对策
何 璇
(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贸分院,浙江 义乌 322000)
摘 要:区域性金融中心能够有力推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义乌地处浙江中部,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区域金融中心理论和义乌自身的优势条件表明,义乌建设浙中区域金融中心具有现实可行性。本文分析了当前义乌金融发展现状,并提出义乌打造浙中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
关键词 :义乌;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128-03
自1912年Joseph Schumpeter指出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务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金融发展同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决定因素。区域金融中心是依托区域经济基础、能够辐射和影响周边地区并作为区域资金融通和集散枢纽的中心城市。由于其重要作用,这几年,国内近30个城市提出建立不同层次的区域金融中心。义乌地处上海经济圈腹地,长三角南翼,浙江省的中部,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贸易基地。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了《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方案》,方案指出:义乌市金融改革要“探索开展专业货币兑换、货币经纪等业务,使义乌成为区域性货币兑换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显然,建设浙中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金融发展高地,形成具自身特色的贸易金融、物流金融与国际金融,最终实现与浙江省其他地区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错位发展是义乌金融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因此,在此战略背景下,分析义乌市建设浙中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义乌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义乌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经济基础雄厚
自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依托市场优势,建成了一批影响全球的小商品制造业,积累了雄厚的资本,GDP从2001年的136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882.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多项经济指标居全省领先水平,例如义乌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8962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1273元,同比增长11.1%,,位居全省第一。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6.2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82.2亿美元,分别增长99.3%和102.3%,出口总量和增速都跃居十七经济强县第一,其中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为133.6亿美元,全年海关监管小商品出口78.2万标箱,同比增长19.5%。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经济活力为义乌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区域性金融中心初步形成,金融体系日趋完善
自义乌市作为“强县扩权”试点以来,就大力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到当地设立分支机构,聚集更多的金融资源,推动地方产业资本和金融的融合。近年来,义乌市金融机构资金实力不断壮大,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良好的金融生态和发展前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来义乌设立分支机构,拓展金融市场,开办金融业务,也促使各进驻义乌的股份制银行纷纷得以“升格”。义乌市目前已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3家(地方法人机构3家),证券机构9家,保险机构38家,期货公司5家。准金融机构有融资性担保公司7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典当行10家,金融仓储公司1家,本外币兑换公司1家,股权投资基金公司2家,以及投资管理类企业200多家,形成了一个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组成的区域性金融市场,初步构建了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协同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3)具有强大的资金供给能力和旺盛的资金需求
巨大的资金供给和需求是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从2001年到2012年,义乌的金融机构存款规模增长近10倍,贷款规模增长近15倍,截至2013年8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196.24亿元、1688.88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210.02亿元、169.01亿元;全市不良贷款率0.65%,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区间。 金融机构存贷比从2001年的52.6%上升到2013年的76.8%。同时义乌的经济发展对资金存在巨大的需求。义乌作为中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肩负着中国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战略使命,义乌未来发展对资金需求量之大可想而知。这种巨大资金需求决定了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涌入义乌,义乌作为资金集散地的核心地位必将不断加强。
2.劣势分析
义乌经济总量和金融容量偏小。2013年第一季度,全省实现GDP7261亿元,其中杭州、宁波均超过1300亿元,义乌仅有187亿元,在全省11+1的范围内,位列倒数第三。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全省存贷款总额13.3万亿元,义乌存贷款总额仅占全省的3%。虽然义乌在金华地区内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但和先进发达城市相比,义乌经济和金融总量较小,这是义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劣势。在发达金融体系中,保险机构和投资银行等金融相关行业约占整个金融行业的半壁江山,而义乌的金融相关行业的占比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说明义乌整个金融结构存在一定行业失衡,结构不尽合理。
直接融资比率较低。直接融资比率是考察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今中国的直接融资比率相对较低,只有10%左右,大多数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而西方发达国家直接融资比例已经超过间接融资比率。而义乌直接融资比率从原来的5%发展到现在13%,。但是和高级金融结构相比,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义乌现在的融资主要靠金融机构的贷款,表明义乌融资渠道来源还是比较单一,是制约当地经济和企业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义乌金融人才匮乏,缺乏创新。各地区之间的金融竞争,表面上是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服务质量、金融工具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随着义乌金融的发展,对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需求日益强烈。义乌现有金融从业人员金融理论及实践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较差。义乌作为三线城市,缺乏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人才的匮乏和创新不足,严重制约了义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3.机会分析
在2011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批两年之后,作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配套性改革《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方案》已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其内容包括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加快贸易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外汇管理机制、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发展壮大本外币兑换业务、促进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七个方面。全省乃至中央的支持将对义乌构建区域金融中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金融不断地嬗变,金融的发展也不仅仅依靠规模在实现。尤其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金融对地域、资本及人才的要求。在新金融的时代下,各个城市之间的金融竞争又重新回到了起点,义乌有机会在这场金融浪潮中获得先机。
4.威胁分析
良好的经济发展是义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经济基础。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义乌经济发展遇到了巨大的发展瓶颈。外贸环境恶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电子商务对实体市场的冲击,各类生产资料成本快速上涨对义乌低成本优势的冲击使得义乌经济的发展遇到了种种困难。2012年义乌小商品城交易额下滑到全国第六位,淘宝天猫双11一天的交易额相当于义乌一年的交易额。因此义乌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风险和代价将是义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威胁。
二、义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
1.加快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提高金融创新能力。(1)改变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在国际贸易改革试点的背景下,义乌的金融行业应该在中央“先行先试”政策的指引下,改变监管模式。从我国正向清单方式,即“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逐步改变为负向清单方式,即“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这种根本监管模式的改变将鼓励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吸引金融机构的进驻。同时整合各个金融服务部门,建立统一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各个部门信息的共享和深层次的合作,有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提升监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