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 国际法 》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B;2.C;3.C;4.A;5.C;6.C;7.C;8.B;9.D;10.C;
11.A;12.C;13.A;14.A;15.B;16.B;17.A;18.D;19.C;2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C;2.ABDE;3.BD;4.ABC;5.ABCD:6.ABC;
7.BC;8。ABCD;9。ABCD;10。ABCD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
庇护:国家对于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国家豁免权:指一国的行为或财产不受外国的司法管辖。
独立权: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他国或任何外来势力干涉的权利。
普遍性管辖:国家根据国际法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罪行,无论罪犯的国籍如何及其犯罪地为何处,行使刑事管辖的权利。
国际习惯:各国重复类似的行为而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惯例。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不使用武力原则。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或以国际法不符的方式侵害他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联合国安理会按照宪章规定采取的武力行动、国家在遭受外来侵略时进行的单独或集体的自卫和在外国统治下的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国际法所允许的。
2、简述《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
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促进科学调查方面的自由与国际合作;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定期举行南极协商会议。
3、简述使馆的职务。
在接受国代表派遣国;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与接受国政府进行交涉;以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的情况并报告派遣国政府;促进派遣国和接受国在经济、文化与科学领域友好关系
4、简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及制度。
指的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组织和控制“区域”内的活动和对资源进行管理,采用平行开发制度。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6分,共12分)
1、
(1)乙国,是登记国;(1分)
(2)有,依据国际法,沿海国对在本国管辖水域违法的外国船舶有进行紧追的权利;(2分)(3)不正当,因为海鹰号由于故障停止追赶,威武号军舰并没有及时接替,已构成紧追权的中断;(2分)
(4)没有国际法依据,因为紧追权的目的是将违法的外国船舶拿捕,行使武力显然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相违背。(1分)
2、
(1)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海牙公约》和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1分)
(2)A国,犯罪分子所在国,B国,罪行发生地国,C国,登记国,D国,罪行发生地国;(2分)
(3)A国没有必须引渡的义务,因为公约没有为缔约国创设引渡义务,除非当事国之间有引渡条约;(1分)
(4)A国必须起诉甲,因为公约建立了“或引渡或起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