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题
(满分100分,建议答题时间为60分钟)
一、回顾《岳阳楼记》,完成以下习题。(每题2分,共34分)
1.“记”是一种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__ 之意。
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 。
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
3.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
4.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
⒌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6.⑴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7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 。(用原文回答)8.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
⑵“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 。“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 。
9.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10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 。
11.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12.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 。
1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 。 喜: 。
目的:
14.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15.“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16. 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举2例)
17.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 。
二.(2分)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 )
A.非死/则徙尔 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三.(5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
四.翻译句子。(12分)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译文: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译文:
3.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文:
4.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
五.回顾《捕蛇者说》,完成以下习题。(每题2分,共40分)
1.捕蛇者说》的体裁是 选自 ,作者 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除了柳宗元,还有 、 、 、 、 、 、 。2.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目的的句子是 。
3.“蒋氏”用对比的方法回答作者向他提出的问题,具体说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请用原文回答:
(1) 回顾过去,六十年以来,乡邻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2 )从现在的情况看,乡邻们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4.蒋氏悲痛的哭诉中,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答:
5.《捕蛇者说》的“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字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作者曾经对一种社会现实表示怀疑,哪句话概括这一现实?答:
7.文中写蒋氏的自述,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 ”相对比;以他“ ”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和“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和乡邻“ ”相对比;以他的“ ”和乡邻的“先死”相对比,说明捕蛇的“幸运”。
8.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 ;作者发出慨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 。
4.“永州之野产异蛇”中用“异”,不用“毒”,理解正确的一项( )
A.用“异”说明此蛇格外毒 B.用“异”说明与其他蛇都不相同
C.用“异”暗中伏下一个“毒”字,但比“毒”的含义更丰富D.用“异”说明蛇是永州特产
5.永洲之野这种蛇有巨毒,可是“永之人”却争着去捕捉这种蛇,其原因是( )
A.这种蛇对人和草木极有害。B. 异蛇虽有毒,但可以用来治病。
C.捉到这种蛇可以抵他的税收。 D.用这种蛇可以养家糊口。
6.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异蛇之毒”?
7.“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8.怎样理解文中蒋氏“专其利”中的“利”?
9.课文第四自然段文字所表达的蒋氏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悲愤难忍 B.痛不欲生 C.愤怒控诉 C.哀而不伤
10.对“安敢毒耶”理解不当的是( )
A. 回应上文作者的提问(若毒之乎)。 B.用反问句委婉表示捕蛇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好处。
C. 这个问答出人意料,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D. 暗示了不敢怨恨捕蛇一事,是因为赋敛之毒有甚于蛇。
11.“余闻而愈悲”、“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两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作者由疑又到信,其中原因是( )
A.作者亲眼见到的事实 B. 作者亲耳听到了许多事实C.蒋氏的血泪控诉D. 孔子的观点十分正确
13.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14.出自“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一句的成语是 ,多用来形容 。
15.读课文第四段句子“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这些句子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和 对比,对比是为了说明 (此空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16.蒋氏是否真的不怨恨捕蛇这件事?
17.柳宗元写蒋氏沉痛的诉说意义何在?
18.文章中为什么要引用孔子的“苛政猛于虎”这句话?
19.本文的主旨是在说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但文中的蒋氏却“弛然而卧”“退面食其土之有”“熙熙而乐”。你是如何理解蒋氏的“甘”和“乐”的呢?请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20.柳宗元是封建时代的一名官吏,为什么他能写出《捕蛇者说》这样揭露赋敛之毒甚于毒蛇的文章呢?
六、回顾《醉翁亭记》,完成以下习题。(每题1分,共6分)
1.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对于这5个字,有下面几种议论,选出不确切的一项。( )
A 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
B 这5个字省却许多文字,而意未尝不尽。
C 这5个字虽则简洁,但意犹未尽。
D 这5个字言简意赅,鸟瞰全景,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选出分析恰当的几项。( )
A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B “太守之乐其乐”是衬托前面的“山林之乐”和“人之乐”的。
C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D“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被贬滁州后一种苦闷抑郁的扭曲反映,作者是以乐写哀
3、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4、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5、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水落而石出者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朝暮也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⑥风霜高洁 ⑦山间之四时也 ⑧晦明变化者 ⑨野芳发而幽香
A、⑤②⑦⑨③⑥①⑧④ B、⑨③⑥①⑦⑤②⑧④
C、⑨③⑥①⑧④⑤②⑦ D、⑤②⑧④⑨③⑥①⑦
6、下面各句中“而”字应重读的一句是( )
A、朝而往,暮而归。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