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史上“最牛自荐”
从管理的角度解读,如果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次经典的策划案例,那么东汉思想家王充用毕生精力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论衡》,可以称之为职场史上的“最牛自荐”。《论衡》的题名,表明王充要对往古与当时的一切思潮、学说加以衡量,评其是非真伪,定其轻重。诚如此,那正是王充的自己任职能力的一种证明。这种对自己能力的证明竟把三皇五帝治天下扯了进来,所以称之为“最牛”。
那时候的自荐本身就“牛”
春秋战国之际毛遂自荐的故事,被认为是职场中人勇于表现自己的经典案例。东汉时期王充自荐的勇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不知天高地厚,而且天高地厚均在其掌控之中。可惜王充没有碰到毛遂那样叱咤风云的机会,只留下了《论衡》这本自荐书。
王充少时聪颖好学,十五、六岁时赴洛阳太学,师从著名史学家、古文经学家班彪。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也是当时的最高学府。王充有这么高的文凭,在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背景中本来就是要当官的;但是当时豪族门阀把持了东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大权,仕途和官场多为豪强子弟。而王充出身“细族孤门”,祖辈“以贾贩为事”,在官场上没有根基。其父王诵又仗恃自己的勇力横行乡里,与土豪丁伯等人结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