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步学习法” 学习计划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
可以指导孩子准备一个预习本,记下重点和难点。
二、认真听讲。
上课跟着教师的教学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需要做练习时马上动手。
三、复习当天讲课内容。
这是做作业前必要的一步。
许多孩子不重视这一步,忙着做作业。做这一步有两个好处;一是完整地把握讲课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二是有利于顺利完成作业。
四、做作业。 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
五、小结。
找一本纠错本,把本单元的错误,难点再做一边。
一个单元学完了,应该及时小结,重新看教材,看笔记,看作业。把课程内容捋一遍,加深记忆。要特别重视作业或课堂小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原因,及时改正。最好有一个错误纠正记录,以免重犯同类错误。
上述五步学习法是学习的基本方法。指导孩子按这五步走,不能怕麻烦。只要认真去做,孩子的学习会按部就班、扎扎实实。一旦孩子形成好习惯,家长就可以少操心了。当然,五步学习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一种基本模式,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有自己的创造、发展。
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坚持“五步学习法”
课前预习。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孩子预习不预习直接关系学习效果的优劣。在孩子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新的知识吸引他,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必须查工具书争取自己学会。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中的定义、定理和例题,要重点思考,看是否明白;对于语文、历史、地理、外语等文科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要看能否读懂。不明白的内容用铅笔划出来,准备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对于重点课程,可以指导孩子准备一个预习本,记下重点和难点。 有的孩子,预习功课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动脑子。这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给孩子讲清楚,预习是预先自己学习,这是培养、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
认真听讲。 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想听听教师怎么讲、跟自己的理解一样不一样的愿望。教师讲课,比孩子知道的深入。要告诉孩子上课跟着教师的教学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需要做练习时马上动手。 孩子不认真听讲,可能有三个原因,应对症下药去解决。 一是根本听不懂。有的是前边学的基础太差,跟不上进度;有的是预习不认真。前一种情况应该给孩子补课并加强预习;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加强预习。 二是自制力差,易受内部、外部干扰而走神。这主要是意志品质问题,应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功夫。怎样培养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请参看后边的专节论述。 三是缺乏学习兴趣。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就专心听讲,不感兴趣的课程往往不专心。如果是这方面原因,应跟任课教师多联系,请老师在课堂上给孩子表现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还可以告诉孩子,在课堂上即使老师没有叫你回答问题或让别人上黑板演练,自己应在心里试答老师的问题或在本子上演练,老师评价其他同学的回答或演练情况时,自己评价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优点,找到不足,进行自我激励。还可以跟孩子一起选购一两本有关课程的趣味性强的课外读物,通过阅读提高兴趣。要指导孩子记好课堂笔记。老师要求记的必须认真记下来,自己认为必要的也随时记下来,以备复习时用。笔记本上应有一定的空白处,做补记某些内容之用。 老师讲课中或讲课后,常常让同学提问题。要求孩子大胆提问题,提问题先过脑子,准备好问什么,怎么问。
复习当天讲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