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杭州小热昏
你去问问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没有电视,也难得能看戏、看电影,晚上是怎么娱乐的呢?他们可能会津津有味地跟你说;“啊,到巷口去听‘小热昏’呀!”对,那时候这“小热昏”可是街头巷尾的一大风景呢。
在街头巷尾诞生
“小热昏”生在民间,长在民间,又称“小锣书”,俗称唱梨膏糖,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始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
“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念出报上的主要新闻,称为“说朝报”。后来,艺人把“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演。由于形势滑稽幽默,内容风趣,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调,故深得人们喜爱。
在社会生活中发展
清朝末年,有位叫杜宝林的艺人把说唱朝报的形式运用到卖梨膏糖上,一改过去买糖艺人那种单纯唱支小曲或者说点小笑话的谋生方式,把说唱的内容由新闻朝报和生活趣事变为有简单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节目。他常这样开头;“小锣一敲沙琅琅响,今天我来唱一唱,不唱短来不唱长,不唱圆来不唱方,不唱龙游到江山,不唱关公过五关来斩六将,今天要唱啥名堂,各位观众听清爽。”观众一多,艺人就在故事的关节处留个悬念,说声“带钱的买糖,没钱的帮忙”,开箱推销起梨膏糖来。
由于他的演唱内容经常借题发挥,批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抨击政治的黑暗不公,为了避免麻烦,机智的他就取“小热昏”为艺名,意思是说:“我这些话不过是头热发昏瞎说的,谁也别当真。”久而久之,“小热昏”就被老百姓认可为这种曲艺的名称了。用一位民间艺人的艺名来命名一个地方曲艺,在全国还是第一个呢!
在影视舞台上更精彩
虽然你现在不能像爷爷奶奶那样,到街头巷尾听点着汽灯演唱的“小热昏”了,但照样有机会欣赏这一艺术魁宝。不信吗?每天打开电视机,杭州电视台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