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凶残 上传于:2024-06-27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验收规范、规程,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特征:本工程为氯碱项目南侧新建砼路,路长为1000米,路宽为10米。基本做法为:C30水泥砼路面板厚250mm,两步200 mm厚的素土和14%与17%灰土170 mm各一步以及路芽石、泄水槽的安装工作。 3、三通一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水由甲方协调解决。 三、施工工期: 从2004年3月8日至2004年5月8日,工期为60天。 四、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一)基层与垫层:按《GBJ97—87》标准进行验收及施工 1、根据施工经验及在建路地质情况,基层采用现场挖土取土分层回填,回填土要求干净无杂物,经压路机压实后,表面应坚实、平整、无起皮,轮迹不得大于5 mm,各层压实后及时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进入灰土路面施工时,土质的使用必须符合甲方要求或由甲方指定土场进土。灰土应采用熟化石灰与土的拌和料铺设,其配比为14%和17%各一步。石灰土拌和物中粒径大于20 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最大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0 mm,生石灰进场须持合格证,用码方架码形成灰带,洒水快速消解,并要经过24小时的消解期方可摊铺,摊铺时将灰中的石头及杂物选出,防止以后对路质量造成影响。灰土拌和须用拌合机拌合2次以上,拌合深度符合要求,拌合好的灰土应均匀、色泽一致。拌合后及时取样进行试验,以获取最佳含水量,用18-21吨位压路机压实后,其密实度、高程、坡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用胶轮封面。然后进行保湿养生,达到养生时间后及时取样检测,编制成果表,便于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 3、进入灰土路面施工时,土质的使用必须按照甲方要求。施工前,首先把两边线放好,另外将第一步灰土高程测点定好,然后根据高程点将土均匀的摊铺在路面上,整平后用用链轨车普压一遍。然后将石灰按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卸在土上,经码方后形成灰带,用水车进行快速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必须经过24小时以后的消解期,目的是将石灰全部消解。按设计要求用人工均匀的将石灰摊撒在路面上,根据土质的含量可适当散水,然后用拌合机拌合,灰土拌合应均匀色泽一致,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的颗粒,拌合后的灰土整平用链轨车普压后进行两次整平,然后用18-21吨位压路机压实,达到设计密实度,用水准仪校正灰土标高无误,并不得有浮土、脱皮、松散现象,然后按要求进行保湿养生,达到规定养生时间后进行检测。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板 1、浇注混凝土前,首先将路面上的土及杂物清扫干净,,放出两边线及中心线,根据设定高程固定钢模板。 2、按照设计面板的板宽B为500cm。路面板的板长L(即横向缩缝间距)为600cm。    3、应增设纵向缩缝。纵向缩缝应采用假缝形式,并宜设置拉杆,以防止板块横向位移使缝隙扩大。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即施工宽度须分两次以上,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并宜在板厚中央设置拉杆,以防止接缝张开和板的上下错动,为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翘曲应力设置的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不设传力杆。   4、胀缝宜尽量少设或不设,但在邻接桥涵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与柔性路面相接处、板厚改变断面处路线小半径曲线、隧道口和纵坡变化处,均应设置胀缝。与构筑物相接处的胀缝,根据施工温度至少设置2条。在上述位置之外,夏季施工、板厚等于或大于20cm时,可不设胀缝;胀缝宜用滑动传力杆型,与构筑物相接或与其他道路相接处的胀缝无法设传力杆时,则采用边缘钢筋型。 5、混凝土浇注入模后,用振动器仔细振捣密,提浆挂平,并立即进行真空作业。 6、铺设真空吸水垫应按层次顺序进行,做到平整紧贴,一般先铺过滤布,然后盖上柔性吸垫,用毛刷将四周封边刷平,便其紧贴与混凝土表面,周边形成一密封带。 7、真空吸水时,真空度要达到65-80KPA,吸水时间一般15MIN左右,待混凝土表面无明显抽干,手指压下无指痕,既完成吸水。 8、在完成真空吸水作业的混凝土表面上,用磨光机提浆、压抹平,压光后,用排刷将混凝土表面带毛,然后覆盖塑料薄膜或喷洒养护剂养护。  (三)路基及其它:按《GB50204-92》标准进行验收及施工   1、混凝土路面浇注应在道路施工后期进行,浇注前应施工好雨水窖井及穿越道路的管网等隐蔽工程,并夯实回填土。一般填方路基土应分层压实,路槽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得小于标准度的95%,大于80cm时为90%。浇注厚的混凝土路面需用表面式振动器振实,振捣后的表面应平整不露石子,并用铁镘抹平,收水后应横向拉毛。 2、胀、缩缝填料:采用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重量比)为:石油沥青(油—30):石煤粉(干燥无杂质,过1mm筛):锯木屑(干燥,过2mm筛)=8:1:1混合拌成,宜采用聚氰乙烯胶泥填缝料。 胀缝板:一般采用质软富有弹性的木板(如白杨、白松、杉木等)并经防腐处理,宜可采用改型沥青卷材或聚氨酯塑料板。 五、施工进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