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保定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一)
文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题,1~19题每题2分,20~23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英国人看来 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中国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中国禁烟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12.有学者认为: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一些更基 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扛起科学大旗,对封建迷信和愚昧宣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3.纪念章表达了人们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缅怀,留存着历史的回忆。下列纪念章共同佐证了()
A.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B.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
C.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D.抗日战争的战略对峙
14.索尔兹伯里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抗美援朝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帮助,使他能统一全国……为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材料旨在表述抗美援朝战争的( )
A.原因B.目的C.影响D.结果
15.曾经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了自己三十八年的神圣使命后,于1993年“光荣退休”。这主要反映了( )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6.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图书馆馆藏的一份标记着“约翰·布鲁姆菲尔德先生的黑人清单”的文件上列有35名男性和19名女性,其中包括年仅14岁的儿童,记录着“迪克,25岁,能做农活的黑人,140 英镑”“卡斯蒂利亚,45岁,烹饪与洗衣女工,60 英镑”等条目。这54名黑奴的总价值约5100英镑,材料反映了奴隶贸易( )
A.使大西洋贸易繁荣
B.呈现残酷性和商业性
C.推动了非洲的进步
D.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17.1918年,《民国日报》发表了“吾人对于民国七年之希望”的社论,热情赞扬十月革命的胜利。社论指出:“俄国为吾之近邻,日今兹大战以来,外则受强权之压迫,失地千里,其国民感受内外的忧患,乃奋发起为大破坏大创造之事业……据此可知,该社论认为( )
A.沙皇专制统治导致十月革命爆发
B.一战激化国内外矛盾导致革命爆发
C.农奴制的盛行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临时政府的腐朽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18.1776 年初在北美殖民地一本50页的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北美独立问题。这本小册子立即引起轰动,三个月内售出30多万册。在一个人口不到300万的殖民地里,总共售出50多万册。由此可见,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北美民众独立愿望强烈B.英国殖民统治的残酷
C.北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9.工业革命时期,因为织布领域出现了飞梭,极大提高了织布效率而使新式纺纱机出现,而新式纺纱机提高了纺纱速度又倒逼织布机领域出现重大技术革新,大量机器的出现又产生了机械动力不足的问题,由此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20.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A.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B.英苏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21.“冷战的结束和1991年苏联解体改变了1945年以来国际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一个国际事务的新结构开始出现,但它的轮廓和美国在其中的角色都还不太清晰。”材料强调()
A.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B.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C.美国已经建立单极世界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24 题9分,25 题10分,26题9分,27题12分,28
题30分,共7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年于雅尔塔
材料二: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强加于各国自由人民的极权政体,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危害美国的安全。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我们的支持,以维护他们的自由。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干涉。
(1)材料一中斯大林的话说明了什么?(2分)材料二中这篇演说说明美国要推行什么政策?
(2分)
(2)材料二中的“极权政体”指的是什么?(1分)体现了美国的什么企图? (2分)
(3)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以什么作为幌子? (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二:1919年4月29日至30日,英、法、美三国在议定巴黎和约中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时,完全接受日本的提议。这样,日本夺取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殊权益的“既成事态”,便被明文肯定下来。中国代表指出,“此次和会 条件办法,实为历史所罕见”,并对和会的这种做法提出抗议。但是,北京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竟准备在这个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