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月考
(考试时间:60 总分:100)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1分)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标准答案】 飞鸟相与还
【解析】
根据提示正确书写即可。
【end】
2、(1分)(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标准答案】 曲径通幽处
【解析】
根据提示正确书写即可。
【end】
3、(1分)萧关逢侯骑,( )。(王维《使之塞上》)
【标准答案】 都护在燕然
【解析】
注意“燕—雁”的区别。
【end】
4、(1分)(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标准答案】 蓬山此去无多路
【解析】
根据提示正确书写即可。
【end】
5、(1分)鸟宿池边树,( )。(贾岛《题李凝幽居》)
【标准答案】 僧敲月下门
【解析】
根据提示正确书写即可。
【end】
6、(2分)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 ),(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标准答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
抓住题干中“同是望月”审题回答。
【end】
7、(2分)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词,下阕写了戍边的将士在外患未除、功业未建、苦寒难挨、思乡怀亲等复杂矛盾的心绪下,被远方悠悠的羌笛声搅得难以入梦。“( ),( )”,这十字扣人心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
【标准答案】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难以入梦”审题回答。
【end】
8、(2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清代诗人龚自珍却在自己仕途多舛之时,借《己亥杂诗》表达自己虽远离京城,但仍心系国家的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
【标准答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抓住题干中“奉献精神”理解填空。
【end】
9、(2分)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吉林省上下高度重视,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为宣传环保,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班级组织了对对联的活动,请写出你为此次活动拟写的对联。
上联:( )
下联:( )
【参考答案】 (示例)上联:保护环境风景好
下联:治理污染山河秀(宽对即可)
【解析】
注意节奏、词性、主题的对应。
【end】
二、阅读(一)古诗文阅读(甲)(11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end】
(1分)10、孟子是( )时期的思想家,他是继孔子之后(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世人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孟”。(1分)
【标准答案】 战国;儒
【解析】
正确写出时期及学派即可。
【end】
(2分)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 )
②如使人之所欲( )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 )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
【参考答案】 ①通“避”,躲避
②如果,假使
③指优厚的俸禄
④通“向”,原先,从前
【解析】
根据课下注释释义即可。
【end】
(2分)12、从本文论点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
【参考答案】 舍生取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解析】
出自本文的成语有“苟且偷生”“舍生取义”“嗟来之食”,而“舍生取义”是直接从论点中提炼出的成语。
【end】
(3分)1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句话隐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3分)
答:( )
【参考答案】 人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恐惧死亡的意识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面临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
【解析】
抓住“莫甚于生……何不用”“莫甚于死……何不为”来理解回答即可。
【end】
(3分)14、取义成仁、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华,这种观点影响深远,一脉相承。请你举例说明并简要评价具有这种伟大精神的人物。(3分)
答:( )
【参考答案】 (示例)文天祥英勇抗元,被俘后誓死不屈、拒不降元,最后被元军杀害,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舍生取义、英勇爱国的典范,是我们的先驱和榜样。
【解析】
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有“闻一多”“谭嗣同”“文天祥”等,评价要扣住人物行为来谈,切忌空泛。
【end】
二、阅读(一)古诗文阅读(乙)(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分)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 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end】
(1分)15、“年少寻芳日几回”中的“芳”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参考答案】 花(牡丹花)
【解析】
根据诗句的整体含意释义。
【end】
(2分)16、就老柏树自身而言,“春风来似不曾来”一句突出了其怎样的特点?(2分)
答:( )
【参考答案】 突出了老柏树不受自然条件的干扰,无论春风来还是不来,它都始终保持着自己原有的风姿的特点。
【解析】
松柏属常绿乔木,四季常绿,无需春风送暖、阳光沐浴,此表面一层意思。深层意义则是作者以老柏树自况,面对功名富贵,从容淡定,宠(春风)辱不惊。
【end】
(2分)17、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以世人对牡丹的趋之若鹜来反衬对老柏树的视而不见,从中可见老柏树怎样的处境?(2分)
答:( )
【参考答案】 可见老柏树孤独寂寞的处境。
【解析】
通过将世人对牡丹的趋之若鹜和对老柏树的视而不见进行对比,突出了老柏树孤独寂寞的处境。
【end】
二、阅读(二)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与灯影
尤 金
生命里使用煤油灯的那段日子,充满了泪的挣扎。
那时,我才五岁多,住在马来西亚北部一个风光明媚的小镇——怡保。父亲开设的那家小小的报社宣告倒闭,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失业了。我们一家五口,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迁进了一间租来的小木屋里。木屋很简陋,无水又无电。白天阴沉,夜晚昏暗,地面潮湿,蚊虫很多。
我和姐姐、弟弟都不喜欢呆在屋子里,一有机会便往外溜。母亲的心就像黄连一样,因为在未出嫁前,她原是大户人家娇生惯养的女儿,何曾吃过此等生活的苦头!但是,母亲和父亲一样,同是性格豁达的人,同样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不易的真理。所以,在这人生萧瑟的冬季里,他们咬紧牙根默默地等待绚丽春天的到来。由于整个区没有电力的供应,所以,夜晚一来,处处伸手不见五指。
屋外,处处都好像无声无息地立着见影不见形的鬼魅,孩子都不敢到户外去了。母亲在屋子里点了几盏煤油灯,飘忽不定的火舌,将人影胡乱地贴在木屋的四壁上。屋里明明只有五个人,可是,壁上的黑影,却把一种无声的热闹带了进来。这个穷苦的家,有爱。爱是一把蘸了蜜糖的刷子,把孩子的心,髹得甜滋滋的。父亲爱说笑,尽管在外面为了生计而碰得焦头烂额,但是,他把他的忧、他的烦搓成一小团,密密地锁在心中,而他给孩子的,却是成箩盈筐的轻松笑语。小小的木屋,常常被笑声震得几乎要塌下来。只有当我们上床睡了,父亲才悄悄地和母亲讨论生计问题。这时,他的语调像钢板,平平的、重重的。竖起耳朵来偷听的孩子,被这一份无意间落到心上来的忧愁催得早早地成熟了。在煤油灯闪闪烁烁的微光里,小孩儿两条稀疏浅淡的眉毛,紧紧地在眉心处打了个结。父母呢,眉上无“结”,“结”在心上。
终于,父亲决定由怡保南下新加坡,另谋发展了。在新加坡,父亲加入了他的几位手足合资经营的建筑公司,当建筑承包商。万事开头难,在创业之初,每个人只领象征性的薪水。我们一家子在一座类似大杂院的大房子里租下了一个小房间,这时候最小的弟弟出世了,于是一家六口挤在同一个房间里。房里装置了一盏日光灯,很亮、很耀眼。父亲为我们买了大量的书籍,晚上吃完饭后,一家人围坐在桌边,桌上摊着父亲买回来的书,灯光直直地照在书上鲜丽的图画与墨黑的字粒上,混沌初开的孩子,欢欢喜喜地辨识书上的“之无”。灯火明亮的房间,飘散着缕缕若有若无的书香,孩子的心,好似靠岸的小舟,安稳踏实。家里的经济情况逐渐好转,我们也辗转搬了好几次家。
随着家境的慢慢改善,灯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实用价值以外,也开始扮演起美化家园的角色,家里开始有了各式各样、美轮美奂的灯。这些年我成长、成家。成家后不久,外子被调职到沙特阿拉伯去,我呢,也带着两岁的稚子同往,在那荒瘠的不毛之地住了一年多。我住在一幢白色的屋子里,屋子高高地立在山脊上,前不巴村、后不连店。屋子里装的是伞形的罩灯。我嫌它暗,径自把罩子取了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灯泡,孤零零地留在那儿。每回抬头看到那寂寞地闪着亮光的灯泡,便觉得它像自己。
我随丈夫来到了万里以外,但是,丈夫却未能长伴身畔。他常常出差,由我旅居的小城吉达飞赴另一个大城利雅德开会,一去,便是数日。我和孩子,困居于四面是墙的小木屋里,日子长得好似看不到尽头。
这时,我最最害怕的便是停电。电一停,我的屋子,还有整个的山头,都好似跌进了无边无际的黑暗里。沙漠夜晚特有的风,在山头来来回回凄厉地吼叫,好似千头万头气势汹汹、扑人而噬的猛兽。我蜷缩在屋子里,紧紧地搂着万事不懂、只懂害怕的稚龄孩子,眼泪一串一串地流。不是悲伤,不是痛苦。流泪,实在只因为自己忍受不了那一份好似被整个世界遗弃了的孤独。此刻的寂寞,不是蚕,它不是小口小口地啃你的心叶;它是一颗沉甸甸的铅球,搁在你心房里,把你的整颗心、你的整个人,沉沉地往下拖、拖、拖……若不停电,沙漠的夜,却也有令人难忘、叫人留恋之处。透过屋里的灯光望向屋外,月色底下绵延无尽的沙丘温柔得像情人的眼波,一波一波地流进你心弦深处。你的心,不由自主地就涌满了对大自然无尽的爱。偶尔夜里外出,我总不肯关掉屋里的灯,让小小的屋子满满地盛着澄亮的灯光。外出归返时,从山脚仰头上望,山顶有一团灿然的亮光,朦朦胧胧间,以为是天上的月亮不小心掉落到沙漠这寂寂的山头上了……
在沙漠上住了一年多以后,我的孩子由于适应不了大漠那风沙迷蒙的环境而患上了严重的鼻窦炎,因此我便携他飞归国门,留下外子在那儿“孤军作战”。返国不久,接到外子寄来的信。信里他说:“你和孩子住在这里时,每天回家,看到屋里泻出来的那一股灯光,心里便有一团温暖——一种属于家的温暖。现在,人走了,屋子仍在、灯光仍在,可是,那已不是家了……”信未读毕,眼眶已湿。三年过后,合约满了。我们在新加坡买下了一栋房子,正正式式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去买各种各样的灯饰,亲手把这个家布置起来。厅里,用了水晶吊灯,亮得非常的豪华;饭厅,挂了长长的半垂至桌面的球型罩灯,那一圈柔和的光,轻盈地落在桌子上一碗碗亮洁的白米饭上,看在眼中,无比温馨;书房里,装了隐蔽式的灯,开关一开,所有的亮光都集中在桌上的稿纸与书本上,我心无旁骛地任思潮在书本上奔驰、任灵感在稿纸上放肆。
有时,闲来无事,欣赏屋里的灯饰,回首往事,蓦然惊觉:从用煤油灯的童稚期至满屋灯饰的中年期,我的人生路程,已走了一半。韶华易逝,时光如河,我不能白白地在世间走这一趟,所以,在华发初生的今日,在荧荧的灯火下,我读得更勤、也写得更勤了!
(有删改)
【注】
髹:xiū,用漆涂在器物上。
【end】
(2分)18、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心扉( )
(2)辗转( )
(3)蜷缩( )
(4)心弦( )
【标准答案】 fēi;zhǎn;quán;xián
【解析】
注意“蜷—卷”的区别。“弦”不要误读成“xuán”。
【end】
(4分)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我呢,也带着两岁的稚子同往,在那荒瘠的不毛之地住了一年多。
答:( )
(2)我心无旁骛地任思潮在书本上奔驰、任灵感在稿纸上放肆。
答:( )
【参考答案】 (1)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这里是说作者住的地方非常荒芜贫瘠。
(2)心里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这里是作者形容自己对写作的投入与专注。
【解析】
先弄清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语境释义即可。
【end】
(3分)20、作者在选文开篇说:“生命里使用煤油灯的那段日子,充满了泪的挣扎。”阅读前四段,说说选文围绕“泪的挣扎”写了哪些“挣扎”之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两件事。(3分)
答:( )
【参考答案】 父亲开设的小小的报社宣告倒闭,父亲失业,我们一家住进又阴、又暗、又潮湿、又有蚊虫的小屋;母亲(不曾吃过苦头)的心境,似黄连;没有电的夜晚一来,伸手不见五指,孩子都不敢到户外去;爸爸在外面为了生活而碰得焦头烂额,他和母亲讨论生计问题。
【解析】
第二段写父亲失业,第三段写母亲的心情,第四段写孩子不敢到户外去,父亲和母亲讨论生计问题。
【end】
(3分)21、本文语言生动鲜活、细腻真诚,读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沙漠夜晚特有的风,在山头来来回回凄厉地吼叫,好似千头万头气势汹汹、扑人而噬的猛兽”这个句子。(3分)
答:( )
【参考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漠夜晚特有的风的凶猛气势,表达了“我”内心的害怕与孤独。(意思对即可)
【解析】
把沙漠夜晚的风比作野兽,写出风的气势之大和自己内心的恐惧。
【end】
(3分)22、在简陋的小木屋里,一家人维系着艰难的生活,父母讨论生计问题时,“小孩儿两条稀疏浅淡的眉毛,紧紧地在眉心处打了个结。父母呢,眉上无‘结’,‘结’在心上。”这两句话中的“结”,分别反映出孩子和父母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3分)
答:( )
【参考答案】 孩子们感觉到了父母的痛苦并为此而痛苦。父母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把他们的烦与忧密密地锁在心中,不让孩子们看到、触碰,把爱全部献给了这个贫穷的家,让孩子们享受到的是蜜一样甜的爱,同时也为这个家的前景而担忧。(意思对即可)
【解析】
孩子为父母的愁苦而感到痛苦;父母为保护孩子,同时也为生计费心。
【end】
(3分)23、选文的第八段主要写了作者一家居住在山脊小木屋时,对沙漠夜晚景象产生的不同感受。从作者感受的角度分析,说说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参考答案】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突显了灯光的巨大作用,表现了灯光给“我”带来的温馨、美好,也表达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没有灯光时的孤独、寂寞与恐惧。)
【解析】
抓住本段中的关键语句“电一停”“若不停电”这两句引出的内容进行分析。
【end】
(3分)24、文中作者在点点泪光中读着丈夫的信“你和孩子住在这里时,每天回家,看到屋里泻出来的那一团灯光,心里便有一股温暖——一种属于家的温暖。现在,人走了,屋子仍在、灯光仍在,可是,那已不是家了……”这段话让每个人都能想到自己的“家”,请用一段话表达你对“家”的理解。(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50字)(3分)
答:( )
【参考答案】 (示例)家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心上的冰雪寒霜;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家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繁杂的世事,还你安静的心灵;家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途;家是一缕情丝,贯穿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解析】
语言流畅,表意准确,主题积极向上,注意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表达对“家”的理解即可。
【end】
二、阅读(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