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闭幕词.docx

257阅读 | 8收藏 | 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闭幕词.docx第1页
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闭幕词.docx第2页
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闭幕词.docx第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老邮局旧信件 上传于:2024-06-08
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闭幕词 各位华文诗学专家: 经过两天综合论坛和专题论坛的交流与争鸣,第三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即将降下帷幕。 “新诗二次革命”仍然是本次论坛的主题。骆寒超先生在前两次论坛的基础上,以“尊西方的新诗传统”为切入点,第四次阐发了“新诗二次革命”的理念,参加本次论坛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一主题。比如朱先树、王珂、潘颂德、万龙生、葛乃福、沈用大、毛翰、王端诚、陈玉兰、段乐三、王艳玲、曹丙燕、雷斌、泰国的曾心、新西兰的林爽、中国台湾的林于弘等从诗体建设的角度深化了新诗二次革命的“诗体重建”;蒋登科、向天渊、谭五昌、陈福成、陆飘、中国台湾的林芙蓉、邓艮、李冰封、乔琦、任毅等从诗歌精神建设的角度深化了新诗二次革命的“诗歌精神重建”;李震、梁笑梅、于怀玉、杨继晖、袁仕萍等从诗歌传播方式建设的角度深化了新诗二次革命的“诗歌传播方式重建”。 “当代华文诗歌的现状与走向”是本次论坛的第二个主题。叶延滨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概况与面临的境遇的论述,古远清对两岸诗歌诠释权力论争的深究,赵毅衡在《从文化符号学看当代诗的走向》的发言中提出了华文诗歌可能的诸多发展路向,林静助从台湾立场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