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硕士以怨报德为哪般
作者:边芹
发现人的目光可以完全被锻造,并且目光被颠倒的人自身丝毫意识不到,是源于一桩小事。那年在巴黎凡尔赛门的一个展会上,我遇到来自德国的一位华商,浙江青田人,生意做得相当大,雇了好几个工,都是大陆过来的年轻人。其中一位金融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与我搭起话来。得知小伙子的专业和文凭,见他做着高中文凭都不需要的活,我便问他为什么。他说毕业后想留在德国,但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将就这份活。说着背对老板,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以下是他的话:“中国人哪象德国人,德国人要雇我,都是按规定来的,雇了就会给我研究生的工资。”言下之意,华裔德商没按金融专业硕士生的工资标准雇佣他,所以给他口饭吃,他也不满。
老板其实人相当不错,白手起家,不似拿父母钱或公款留学不归的人,一钉一铆都是自己打拼。也许是不靠人家施舍活得也不错,我时常能在这些游历世界的浙商身上看到中国人已日益缺失的不卑不亢。依我看,这位留学生应该抱怨的是德国人,他们收了他自费留学的钱(不说学杂费,就说生活费也可能是中国一对中产阶层父母一生的积蓄),给了他一张文凭,却在德国找不到对等工作,致使他没法讨回留学的成本,连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