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
张 晨 洋
(甘肃档案学校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意义,提出了一些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义的措施。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40
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当前的社会就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成为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需要面对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1 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个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增强就业能力。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有必要,这是由当前的时代大环境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引导和参考,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的需求。
(2)日新月异的职业环境。在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和资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只满足于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能使毕业生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就会遭到淘汰。因此,中职生应该立足长远发展,对自己的整个人生发展进行思考和规划,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日新月异的职业环境。
(3)逐步推进的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活动正在逐步开展,从教学理念、管理体制一直到课程体系,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不可否认,我国中职学校在内涵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而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发展需求,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蓝图,是落实职业理想的规划,同时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
2 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2.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内职业生涯规划”
在从事一种职业时,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和生理状况以及内心体验都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就是所谓的内职业生涯。由于个人个性不同,其所合适的职业也有所不同,因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个性化,即不同的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这也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性工作。对自我的认识是多方面的,包括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高低、价值观、个人需求目标、身体健康状况、工作经验资历、受教育程度、心理负担能力、情商智商以及思维方式多方面的内容。
2.2 明确规划各项因素,引导社会实践的积极开展
通常所说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了社会环境因素、职业方向及定位因素、职业行动评估等等方面。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因不同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根据社会环境、自身条件的改变,需要不断调整其规划,进行一定的调整与评定。作为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发现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出反应,不断调整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的最主要目标,是让其提高整体素质,从而提升综合职业竞争力。所以,辅导员在帮助高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间,可以积极开展课余活动,建立一个规划的平台,通过场景模拟、职业实习等方式,实现规划目标。
2.3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后对自己放松要求,学习目的仅仅是考试及格获得文凭,对自己将来的方向也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时期就是在学生阶段,此时学生的职业兴趣趋于稳定,职业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如果能在一入学就唤醒学生的规划意识,激发学生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职业目标和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活充满憧憬与向往,找到职业学习的榜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意义的措施
3.1 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学生要结合自身的优点,同时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活动,提高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同时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和信息要进行收集和整理,针对整理的信息,不断充实和补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面对众多的职业,学生不能盲目地选择,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根据自身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此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就业目标,从进入学校开始,就要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性指导。学生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所学专业,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和奋斗目标,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修养,同时要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接触社会,多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积累社会实践的经验,增强自己应对社会挑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好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基础。
3.2 “入职匹配”,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这时的教育使得有强烈欲望就业的毕业生清晰地分析市场,能够鉴别市场信息的真伪,提高保护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克服心理弱点,使毕业生在应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步入社会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