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宇宙中的地球
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说出天体、天体系统等概念的基本含义,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别。
(2)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概况,并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等方面,阐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4)运用有关太阳系模式图及八大行星的有关资料,说明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宇宙,并学会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5)解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说出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纬度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说明太阳大气层的分层。
(4)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阅渎“地球自转示意图”,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说明昼夜更替的成因和周期。
(3)说出地方时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4)知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平运动物体在南、北半球的偏向,懂得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洋流及河流的影响。
(5)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6)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和周期,分析说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7)阅读“黄赤交角示意图”,说出黄赤交角的概念,解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8)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说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9)分析说明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10)解释四季和五带的主要成因,绘图说明五带的划分。
(11)联系所学知识,解释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2)观察由于地球自转或公转所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例如由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引起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等,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司题,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阅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说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名称及其划分的依据,并概括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说出岩石圈的概念和组成。
(3)阅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说出地球外部各圈层的名称,并概括地球外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明地球外部圈层结构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知道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解释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2)阅读并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2)知道内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如背斜、向斜和断层等),解释地质构造对地球形态的影响。
(3)举例说明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形成的作用。
(4)说出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5)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6)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的形成与演化。
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说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热力环流、水平气压梯度力等概念的基本含义。
(2)阅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
(3)阅读“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示意图”,解释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4)分析说明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5)阅读“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分析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6)绘图说明海陆风、城市风和山谷风的形成。
(7)阅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的风示意图”,说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8)阅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示意图”和“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示意图”,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并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地的风向。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2)说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和分布。
(3)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热力环流、地转偏向力等方面,解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4)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5)阅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6)分析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说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主要特征。
(7)阅读“东亚季风图”,说明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及主要特征。
5.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说出等压线、低压、高压、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概念的基本含义。
(2)阅读并绘制“锋的形成示意图”,分析说明不同类型锋面的天气特征。
(3)阅读并绘制“气旋、反气旋示意图”,分析说明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4)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说出水循环的概念,知道水循环的类型。
(2)理解河流水与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3)阅读并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4)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对水循环的影响。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说出洋流、暖流、寒流等概念的基本含义。
(2)阅读“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分布模式,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3)阅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4)说明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海洋运输、海洋污染等的影响。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知道地理环境的概念,说出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分析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含义。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效应。
(4)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能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解释当前人类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说出自然带、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等概:念的基本含义。
(2)阅读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解释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3)阅读和比较不同地区“山地自然带垂直剖面图”,说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4)掌握区域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理解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知道自然环境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
(5)结合环境问题的实例,明确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的原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促进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举例说明不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分布、走向等的影响。
(2)说出聚落的概念,举例说明不同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说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波动性。
(2)说出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收集、运用相关资料,分析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辩证看待全球变暖的问题。
3.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并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知道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分析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3)理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4.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和主要类别。
(2)以气象灾害(如台风、寒潮、洪涝、干旱等)、地质地貌灾害(如地震、火山、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海啸等)为例,分析说明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3)以气象灾害(如台风、寒潮、洪涝、干旱等)、地质地貌灾害(如地震、火山、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海啸等)为例,SA-tRA类活动对目然灾害的诱发、加剧作用,了解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一、人口与城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说出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和类型。
(2)运用不同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关资料,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3)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相互关系。
(4)收集、运用有关资料,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差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阅读分析“世界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国家人口数量及其自然增长率”等图表资料,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
(6)运用图表说明人口增长模式历史演变的过程。
(7)运用资料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和类型。
(2)收集、运用人口迁移的相关资料,分析不同时期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迁移的特点。
(3)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通过模拟计算某一地区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和“合理人口数量”,辨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分析中国人口增长、人口合理容量,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认识探讨人口合理容量,增强社会责任感。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1)了解常见的城市形态,说出不同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其所处地理环境的关系。 .
(2)了解城市内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3)了解城市内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分布规律。
(4)阅读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归纳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认识、比较城市地域结构三种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的差异。
(5)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在某一地区的城市分布图中圈画出不同级别的城市,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城市化概念的含义及主要标志,说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2)分析说明城市化发展的动力,理解城市化的意义。
(3)运用资料、案例,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城市地域扩展趋势及城市化问题等方面,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初期、中期、后期)的特点。
(4)运用有关资料,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5)分析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运用有关资料,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景观图片和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图,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说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运用资料,分析说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3)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和条件。
(4)分析说明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5)分析说明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6)分析说明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7)分析说明乳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8)分析说明混合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说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运用资料,分析某工业区的区位选择。
(4)理解工业联系的含义与表现。
(5)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表现及意义。
(6)说出工业地域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7)运用案例,分析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形成条件和发展方向。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2)结合实例,说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