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赎人、子路拯溺与儒商精神
丰家雷
一
子贡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都在孔门十哲之列。《吕氏春秋•察微篇》记载了他们俩的故事。
关于子贡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条法令,如果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发现同胞沦为奴隶的,有人能把他们赎回来,则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子贡从其他诸侯国赎回了做奴隶的鲁国人,但他没有接受官府的赎金。
孔子批评他此举失当,认为圣人所做之事,重在改变风俗习惯,影响老百姓的行为,而并非只适合自己的个人行为。现在,鲁国富人少穷人多,子贡赎回奴隶后根据法令拿应得的酬金,这并没有损害行为本身的价值,但如果不拿应得的酬金,那么从此以后,鲁国就少有人再愿意为同胞赎身了。
子路的故事则是这样的: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落水者为了表达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听后很高兴,说从此以后鲁国人一定会有更多人勇救落水者。
孔子作为大思想家,的确见微知著,洞悉人性。按照我们普通人的想法,一定会认为,子贡道德高尚,高风亮节,做好事不求回报;而子路则差了些意思,因为他虽然做了好事,但也接受了酬谢。
孔子曾有言,“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法令的本意,便是让人们把落难同胞从外地赎回来,事后得到国家的补偿和奖励,这样一来,行善举的人既不受损失,还会得到人们的称赞,长此以往,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做善事。
而子贡的做法,固然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但同时也拔高了人们对“义”的标准,无形中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了,长此以往,那些赎人之后再去向官府要钱的人,可能就得不到人们的赞扬,反而会被嘲笑,甚至责难。
做善事的人出力出钱还惹麻烦,那再遇到该施救的情况可能就会装着看不见。本来是正常善事却变成了道德绑架,鲁国的这项善政也就无法施行下去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子贡的做法的确不是一件善举。
违反常情、悖逆人性的“义”并不是儒家文化中真正意义上的“义”。曲高往往会和寡,要求过高会让普通人望而却步,感到高处不胜寒,再至诚至善的事情也会无人响应。
反观子路,表面上看起来不拘小节,但他没有去刻意地提升“义”的标准,行善后毫不介意接受回报,普通人就会愿意效仿学习他的行为,能够以他为榜样。有这种“义”“利”平衡的社会行为导向推动,良好社会风气也就不难实现了。
二
人做事情,尤其是影响力大的人做事情,往往带有示范效应,因此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该更看重事情所产生的溢出影响。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入世思想就是希望人们积极地面对人生,热忱地投入社会,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后来,子贡在儒家思想的浸润下不断成长,成为了儒商的开山鼻祖。人们常说的“端木遗风”,就是指子贡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也是子贡。
儒商是儒家思想在商业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实践者,经济行为带有浓重的儒家文化特色,“商”是本质,“儒”是特点,其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左传》中这样记载孔子认为的义、利关系:“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用礼法维护道义,用道义产生利益,用利益来使老百姓太平,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经济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经济,追求利益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任何人都不可能不面对义与利的选择问题。
儒商是把“商”的职业和“儒”的道德规范、伦理品质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所强调的价值观念是义利并举、义以生利、先义后利。这也是儒商有别于其他商人的重要标志。
义与利的平衡协调,也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两者不可偏颇、“过犹不及”,过分强调哪一方面都会带来祸害,社会的天平就会倾斜。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一个企业只注重“义”,不注重“利”,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企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或许一时高歌猛进,但不会长久,很快就要虚脱。
在商言商,谋“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