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一棵树
①大凡古树,多藏于深山老林,人迹罕到之处,像隐士,吸山谷之灵气,纳万物之精华。站在我面前的这树,1700年,则挺立于古黄河南岸冀鲁平原上,不隐不藏,绅士的很。
②这是棵果树。
③银杏是果树,也长寿,但必须雌雄株同存。眼前的她可不那么多情,自己开花,自己授粉,自己结果,少了那些缠绵与麻烦。
④人们纷纷揣度她的来历。有人说,是黄河水从上游裹挟来的种子;有人说,是小鸟从远方衔来一粒果仁,在此顽强扎下了根。不管属于哪一种,我敢打赌,她绝不是最古老的那一棵。因为黄河水在此流淌了五千年,这种树在本地也栽培了两三千年。在她周围,千年左右的老树比比皆是。但我敢保证,方圆百十里地的同类都是她的子孙。是古树,又不同于一般古树,那么,她到底是棵什么样的树呢?
⑤她的生长地,在七八千年前,是一片茫茫浅海。随着大自然几度沧桑变迁,海水逐渐退去。到四千多年前,一条奔腾咆哮的大河——黄河,夹带大量泥沙,如脱缰野马自高原倾泻而下,流经此地入海,渐渐淤积成陆地。黄河在入海口平原上左突右冲,频频决口,人们就跟水斗,就诞生了大禹治水的壮举。大禹在黄河下游挖河疏浚黄河水,播为扇面形九河。我反复端详这古代九河图,总觉得它不像扇面,更像摊开在平原上的一只巨掌——黄河肥沃的淤泥为肉,九河为筋,为骨,为血管,而九河之水则为血管里汩汩流淌的鲜血。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蜿蜒,呈手掌内沿弧线将九河串通连接,使得这片平原,就更像是巨人的一只巨掌了。
⑥古树就是站在这巨掌上的一棵神树。
⑦说她是神树,一点都不为过。经历世代风雨雪霜能岿然不动,说明她自有不凡的脾性。她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是特具生存本领的皮实树。此地少雨,又是海侵区,地下水苦咸,把根扎下去,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对她真是一种生死考验,尽管她结出的果像糖一样甜。还有,这个毫无遮拦的大平原上,一到春秋,刮起白毛风来可真叫长驱直入。她,就成了承接这狂风的第一个勇士。此树懂佛。眼前的她树皮皴裂,疙疙瘩瘩,树干粗大但中空,透着说不尽的沧桑。在本地,长成一棵同样粗大的柳树槐树,只需百八十年。这棵树深谙慢生活的哲理,既然来世上一遭,快长疯长不如扎扎实实一路前行。于是,她把树干长成了铁——铁的颜色,铁的质地,铁的密度;把自己长成了一道风景。她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⑧然而,她又确确实实是棵母亲树——开花,成荫,结果。一年一年,规律又秩序,独立又顽强。她又极谦虚。一般的花草树木,在早春就竞相吐芳添翠。此时的她却像睡着了一般,光秃秃的干,光秃秃的枝,悄不声地站立在春天的喧嚣里,不到芒种绝不开花。如果不走近细看,她身上那一排排温润的突起物(苞芽)都不易被发现。就是这么一棵朴实无华的树,竟学了“南橘北枳”的一套本领。本地生存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但她觉得踏实,有根。如果让她去到一个新环境生活(不用太远,就在这树的边缘地带百里开外),她竟然闹情绪,要么不开花,要么不结果,要么干脆死去。都说狗不嫌家贫,孩不嫌娘丑,她这种固守家园的倔强脾气,像极了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众生。
⑨艰苦的环境,朴实的众生与这树世代相伴。她并不孤独。不知何时起,在她周围,呼啦啦长出无数棵同类果树。子孙绕膝,又像众星捧月。老树带幼树,为众生奉上粒粒甜蜜,为大地增添片片绿荫。用句时髦话说,这果不仅甘甜,还极有营养,人体需要的24种氨基酸,她身上就有18种,人称长寿果。这种果生也吃,熟也吃,晒干碾成粉跟糠掺在一起当干粮。在树走过的岁月里,经历了无数天灾人祸,庄稼颗粒无收,但这方土地上,有了她和她的子孙做庇护,竟没有饿死过人,还救了来此地逃荒的数多外地人。这树有灵性,懂得感恩。这棵树的子孙,就是鲁北冀南平原上的金丝小枣树。
⑩哦,忘了告诉你,唐太宗当年给她起的名字叫“唐(糖)枣树”。(有删改)
(1)题目“掌上一棵树,掌指的是 ;树”指的是 。
(2)读第①一③段,“大凡”的意思是 站在“我”面前的这树有两点特别的地方, 一是 ;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