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月谈网 来源:刘宝森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点击数: 2055
教学好不好,让就业说了算
2013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2012-2013年“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高校名单,山东英才学院赫然在列,是全国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由教育部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调查数据,用人单位满意度指标一项,山东英才学院排名被调查的全国41所省属本科高校的第一位。
连续多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2%,被评为“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一连串荣誉让创建于1998年的山东英才学院的就业工作探索,在近年来多变的就业新形势下引人关注。
半月谈记者在这所济南市首个民办本科院校调查发现,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就业作为检验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从组织、教学、制度保障等层面构建起了包括“双重三级”就业创业工作体制、“四实六共”人才培养模式和“政校企协四方合作”平台等在内的“立体”就业体系,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英才特色的工作模式。
主动作为,建立“双重三级”就业创业工作体制
教育部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或许会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备受关注。记者在山东英才学院采访发现,今年这个学校有7600多名学生毕业,目前学校几乎全民动员,大学生就业工作机制飞速运转。在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联系着各地的用人单位,把收集来的各种就业信息汇总发布到学校的就业网上,张贴到宣传栏里,通过二级学院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及时了解各地的就业信息。
英才学院就业处处长乔晓萍说,学校十分重视就业创业工作组织建设,成立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委员会和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就业工作两级“一把手”负责制;学校设有就业创业指导处,编制13人;在山东省首创为二级学院配备专职就业副院长和就业干事,其中就业副院长12名、就业干事22名。
学前教育学院就业副院长于森林说,他负责学前教育学院的就业工作,其实就业工作是贯穿着全年的,送给一届毕业生,马上就转入新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他们主要是通过和用人单位联系,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比如他们在今年就专门召开了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现场招聘会,来了50多家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的有800多人。
在英才学院的许多地方可以见到不同层次的指导就业的部门标牌。比如学校投资100多万元建立起的就业创业中心,专门建立的就业报告厅、就业服务大厅、就业咨询处等。学校建立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委员会——就业创业指导处——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办公室——毕业班辅导员”“双重三级”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体系。山东英才学院院长夏季亭表示,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更有责任让学生就业。
为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各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增强就业创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学校建立并实行了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各二级学院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学校还建立并实施了“七评五挂”动态考评体系。“七评”:即评组织领导、评就业指导与服务、评创业指导与服务、评就业市场建设、评信息管理、评政校企协四方合作、评工作绩效。“五挂”:即将考评结果与专业招生计划、政校企协四方合作支持力度、就业创业工作经费、就业创业专项奖励经费、年终考评相挂钩。同时,设立专项奖励经费,用于鼓励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与此同时,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功能齐全的就业创业场所。建有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就业报告厅、招聘会大厅、创业培训教室和孵化基地等,就业创业工作专用场所和活动场所。近三年来,用于就业创业工作上的经费年均达到95余万元,生均就业创业经费达到260元以上。
面向市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家认为,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责任分担上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身,着眼于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正在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有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夏季亭表示,高校应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上下功夫,将学科设置、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入实践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才尽其用”,山东英才学院坚持“就业关口前移,从源头做起”的工作理念,把就业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将就业率和招生计划挂钩,建立了“招生-人才培养-学生管理-就业”联动机制。比如今年毕业生中有2000多人在四年前就做了规划,保证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在专业设置上,学校把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逐步扩大本科专业,压缩高职专业,淘汰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设置适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专业,针对重点学科和专业重点扶持、提升特色,论证具有发展潜力的交叉新兴专业。比如学校在2012年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以“老年服务与管理学院”命名的二级学院,就是看到目前中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市场急需老年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国内高校针对此项需求的培养十分缺乏。老年服务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于志芳表示,现在已经有养老机构来校洽谈将来招聘毕业生事宜,相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好。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坚持“专业知识+现代技能+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实践实习教学,在专科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40%左右,本科教学中实践教学理科、文科分别占总学时的25%、15%,并将其作为毕业的硬性指标计入学分考核中。夏季亭介绍说,实践课的开课数量在开课之前早已由教务部门安排好,老师必须严格执行。
学校以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导,以企业和学校需求为载体,积极搭建“政校企协”四方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同探索“四实六共”人才培养模式,“四实”,即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六共”,即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专业、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专业教师队伍、共同搭建实训平台,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增加了毕业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了就业质量的提升,基本实现了学生“入学即就业”的理想。
目前,在校外已经建成了13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三年先后有8000余名学生到基地实习实训,学生因“预就业”的优势提前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学校建立了由企业高工、高级技师和校内专业带头人、专业课教师组成的专家组,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程创新,构建“神奇魔方”指导体系
记者在该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上看到,教师传授的内容不是死板地照本宣科,而加上现实的生动事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学生们表示,这样的课让他们更易于接爱,更能真切地感受就业创业的现实情况,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这堂课程仅是英才学院构建的“神奇魔方”六维一体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一个部分。课程指导教师付宏华说,自2004年学校开始就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课,作为学生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38学时,计有课程学分。围绕“职业、就业、创业”这一主线,从学生一入学即接受课程教学指导,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按照基础、应用、提高层层深入教学,使就业创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逐步构建了以“就业创业基础知识、职业素养、职场能力、职业能力发展、就业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神奇魔方”六维一体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覆盖到全体学生,又能分层分类开展教学指导。
2011级国际贸易专业的梁小玉一入学就根据老师的课程指导,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她自学了蛋雕技术,学校为她免费在大学生创业中心建立了工作室,她的项目被济南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选中,并为她免费提供了50平方米的经营场所,有企业为她提供了5万元的初始启动资金。她说:“通过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让我了解了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创业项目,如何去推诿、开展创业计划。”
“六维一体”中一个很重要内容就是邀请优秀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人力资源专家和创业典型走进校园、走上论坛,讲授就业创业知识,提供就业创业指导。目前,英才学院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比较高,例如济南校友会中,40%以上的校友都是创业者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