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

182阅读 | 7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第1页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第2页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第3页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第4页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第5页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第6页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辗转反侧 上传于:2024-05-16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  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   答:具体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实现条件:   第一、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4、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 HYPERLINK "http://www.chengkao365.com/web/jiaoliu/" \o "经验" \t "_blank" 经验材料。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亦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离不开客体,人的认识根本上是由客体决定的。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认识也离不开主体,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制约。   3、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第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 HYPERLINK "http://member.zikao365.com/selcourse/selectCourse.shtm?eduSubjectId=1500107" \o "历史" \t "_blank" 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首先,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其次,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再次,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的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4、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相似,都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推动,存在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对人类社会同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精确地进行考察和研究。   第四、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同是客观发展过程,但也有区别。特殊形式,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性和自觉创造性。社会历史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5、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   答:社会进步是指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生活、 HYPERLINK "http://member.zikao365.com/selcourse/selectCourse.shtm?eduSubjectId=1500118" \o "政治" \t "_blank" 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之所以是对社会发展的总概括,是因为社会进步是指:第一是一个有方向的概念;第二是一个整体概念。 1、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生产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二者是互为条件的。   (1)生产力目标是价值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 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价值目 标的物质基础。   (2)价值目标又是生产力目标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不坚持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   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答: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这是因为: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又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1、我国 HYPERLINK "http://member.zikao365.com/selcourse/selectCourse.shtm?eduSubjectId=1500118" \o "政治" \t "_blank"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2、简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除了因为这一理论依据和所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表现在它坚持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马克思主义。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继承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   何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3、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论述。   答:第一、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认为社会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