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
爱护公物
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护公物。这是一个经常谈起的话题,也是有必要经常讲的话题。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德,爱护公物是集体生活的需要。公共设施是我们共同享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它是为大家服务的,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和维护,这既是一种自觉行动,也是一种社会美德,而不是某个人,更不是某个单位的事。
同学们,在我们学校不爱护公物甚至破坏公物的现象也大有人在。在课桌椅上面乱写乱划甚至用小刀在上面刻画,致使有些桌、椅损坏严重,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有的同学进教室时,不用手推门而用腿踢门,还有个别同学在洁白的墙壁上乱写乱画,甚至写些侮辱人的言语。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嘟囔一声:缺德!是的,这些人缺少的正是“公德心”。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事业的兴衰。一个学生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一个学校的校风好坏,从大处讲,关系到我们国家将来可以达到的文明程度,因为你们就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未来。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其实正是这些小事,反映了人的素质,令人担忧。爱护公物对于学生来讲是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于老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宁愿相信,个别同学做出破坏行为都是有特殊原因的,这样,你完全可以得到我们的原谅,因为我们是你的老师。但是得到了原谅,也改变不了错误的实质,而错误总是有危害的,这种危害还会更多地作用在你自己身上。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比如讲厕所的冲水阀门被损坏,冲水阀门不是为某一个特殊的人配置的,而是为了进入那间厕所的所有人配置的。因此,一个冲水阀门,就具有了社会性,那么这种破坏具有社会性的装置,人的行为无疑就具有了反社会性,如果这种行为成为习惯,就会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通常的情况是,我们表现出反对什么,就会被什么排斥和抛弃。如此说来,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