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汪涵
“为了与一条河流保持一样的沉静和从容,我经常去长沙附近的一个小镇
散步,那个地方叫做靖港,那条河叫做消水河。”
这是汪涵《有味》里的开卷语。只这么一段,我便判断,文字是干净的,
内心是沉静、从容、有节奏的,难怪一直诗喜欢他-
汪涵说他日常生活很规律,基本上每天上午 8 点到 10 点读书两小时,然后
去台里,有事就工作,没事就玩,他玩的项目很多,书法〈还是左手书写) 、
收藏、戎芦、印章、养虫。晚上临睡前练一练书法,从五光十色的世界收心回
到黑白和赴静。
每天都做的同一件事,一定是最喜欢最认可最看重的事,而每天地坚持就
像植物在扎根,慢慢地生长,可能不易觉察,但一定有变化悄然发生-
汪涵两小时的读书速度快不了,他是按照他的老师虎锡夫先生的要求,先
读四蔬,再读佛经,然后读老庄,最后用《易经》去总领。这些书都不能轻松
阅读,好在一直到现在他还不会用电脑,不上网,不开微博和微信,这样一个
类似古人的人,读古书会多一些契合、对味。
汪涵毕业于当地的广播电视学校,刚开始到湖南台,只能从剧务做起,每
天为观众发礼物,搬桌椅板车,那就是一民工啊! 可他高高兴兴,和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