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历史事件时间表

171阅读 | 7收藏 | 1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1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2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3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4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5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6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7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8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9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10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11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12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13页
历史事件时间表第1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Shivers颤抖 上传于:2024-04-12
中国:(封建王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社会开始. 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建立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时期.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公元220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316年,西晋灭亡. 317年,东晋建立. 420年,东晋灭亡. 4世纪,东北鲜卑族建立北魏.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后传位李世民(唐太宗),"贞观之治".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1127年,辽灭宋,赵构建立南宋.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 1276年,南宋灭亡.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该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序幕,结果失败。 1905年,孙中山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中共一大 1927年,南昌起义,同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 1936年,西安事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日战争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台儿庄战役,胜利。 1940年,百团大战,大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三大战役,共产党皆胜。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抗美援朝 1950年,土地改革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955年,万隆会议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建交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20世纪末,改革开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 英语的时态(tense)是一种动词形式,不同的时态用以表示不同的时间与方式。 下面就英语中常见的八种基本时态进行阐述,其它的时态都是在这八种时态的基础上结合而成的。 一、 一般现在时: 1.概念: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及现在的某种状况。 2.时间状语: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every week (day, year, month…), once a week, on Sundays, 3.基本结构:动词 原形 (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动词上要加(e)S) 4.否定形式:am/is/are+not;此时态的谓语动词若为行为动词,则在其前加don''t,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5.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放于句首;用助动词do提问,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6.例句:. It seldom snows here. 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二、 一般过去时: 1.概念: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过去习惯性、经常性的动作、行为。 2.时间状语:ago, 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last week(year, night, month…), in 1989, just now, at the age of 5, one day, long long ago, once upon a time, etc. 3.基本结构:be动词;行为动词 4.否定形式:was/were+not;在行为动词前加did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5.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放于句首;用助动词do的过去式did 提问,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6.例句:She often came to help us in those days. I didn''t know you were so busy. 三、 现在进行时: 1.概念:表示现阶段或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及行为。 2.时间状语:now, at this time, these days, etc. 3.基本结构:am/is/are+doing 4.否定形式:am/is/are+not+doing. 5.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放于句首。 6.例句: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He is doing well in his lessons. 四、 过去进行时: 1.概念:表示过去某段时间或某一时刻正在发生或进行的行为或动作。 2.时间状语:at this time yesterday, at that time或以when引导的谓语动词是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等。 3.基本结构:was/were+doing 4.否定形式:was/were + not + doing. 5.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放于句首。 6.例句:At that time she was working in a PLA unit. When he came in, I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五、 现在完成时: 1.概念:过去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或从过去已经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 2.时间状语:recently, lately, since…for…,in the past few years, etc. 3.基本结构:have/has + done 4.否定形式:have/has + not +d one. 5.一般疑问句:have或has。 6.例句:I''ve written an article. It has been raining these days. 六、 过去完成时: 1.概念:以过去某个时间为标准,在此以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或在过去某动作之前完成的行为,即“过去的过去”。 2.时间状语:before, by the end of last year(term, month…),etc. 3.基本结构:had + done. 4.否定形式:had + not + done. 5.一般疑问句:had放于句首。 6.例句:As soon as we got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 had left. By the end of last month. We had reviewed four books 七、 一般将来时: 1.概念: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打算、计划或准备做某事。 2.时间状语:tomorrow, next day(week, month, year…),soon, in a few minutes, by…,the day after tomorrow, etc. 3.基本结构:am/is/are/going to + do;will/shall + do. 4.否定形式:was/were + not; 在行为动词前加did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5.一般疑问句:be放于句首;will/shall提到句首。 6.例句:They are going to have a competition with us in studies. It is going to rain. 八、 过去将来时: 1.概念:立足于过去某一时刻,从过去看将来,常用于宾语从句中。 2.时间状语:the next day(morning, year…),the following month(week…),etc. 3.基本结构:was/were/going to + do;would/should + do. 4.否定形式:was/were/not + going to + do;would/should + not + do. 5.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放于句首;would/should 提到句首。 6.例句: He said he would go to Beijing the next day. I asked who was going there 学习方法介绍   一、学习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经常有学生家长抱怨,说自已的子女在小学读书时是一个优等生,科科成绩很好,但是自从上了初中以来,越读越差,越读越不想读,你说他不用功吗?不是!他仍象小学时一样,对学习十分用功,就是成绩上不去,这怎么得了啊!   学生本人亦觉得冤枉,在学习上自问并没有偷赖,甚至比读小学时还要用功,不知为什么成绩就是不如小学时好。        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不但学习环境变了,更主要是学习内容变了,科目多了,各科的深难度亦增大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再是象小学那样抱着走,而是采取比较放手的教法。教学要求小学注意背诵,中学重视理解、运用,形成技能,把知识系统化。每堂课学习的内容多了,老师讲课时间也多了,有些内容不易听懂,课内和课外作业量不但多了,而且都比较难,做得对不对,不能当即知道,要隔天甚至隔几天才知道,如果错了,要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刚上了初中的学生,仍沿用对付小学学习的方法,不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所以出现成绩上不去,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因此要做一个好的初中学生,必须掌握好适宜初中的学习方法。它包括“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外作业--学业考试”几个部分。重点是掌握阅读以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这是今后一生的学习基础,十分重要。 二、如何制订学习计划?    要给自已制定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计划必须全面具体。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既要安排好学习时间,又要安排好身体锻炼和娱乐时间;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长计划就是说比如对这个星期、这个月或这个学期,要做好哪几件事情,怎样做,预先有个大概的打算。短安排是指具体到一天或近几天的做法。既有各科的统筹兼顾,也有某科的详细安排。在一天的自修时间里,课后复习占多少时间、课外作业占多少时间、第二天即将上课的课前预习又要占多少时间,都有大体的预算。这样才能防止顾此失彼,不但保证能以充沛的精力及较高的效率进行学习,又可以保证睡眠、娱乐和锻炼的时间,这样就可以避免学习生活单调乏味,从而顺利地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   2、学习计划必须切实可行。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来制定学习计划,并且计划要易于执行落实,具有可行性。有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满怀信心,满腔热情,把计划想得很美,把每天的学习时间都排得满满的,但往往脱离实际,结果执行起来行不通,写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样制定计划就失去意义了。怎样从实际出发制定计划呢?一是要从自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出发。二是要从时间的实际出发,看自已有多少学习时间,才安排多少份量的学习内容,有多少自由时间才安排多少娱乐和锻炼活动。三是要结合老师的教学进度来安排复习、预习等学习时间。四是要针对自已的薄弱环节。   3、注意检验和调整。制定好学习计划之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因为计划的可行性有待实践的检验。在计划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回过头来检查一下,看效果如何。如果发现学习计划难以付诸行动或收效甚微,就要查找原因,及时作出调整,使计划不断得到完善,直到自已满为止。 三、如何作好课前预习?    1、课前预习有什么好处?   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有利于课堂的学习。   首先,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水平。由于预习扫除了新课中的障碍,听课时就感到轻松,有可能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   其次,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做笔记的水平。由于预习时阅读了课文,所以老师讲的内容,黑板上的板书,书本上的内容,心里一清二楚。做课堂笔记时就可只着重记下课文上所没有的或者自已不理解、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强调的有关内容。做到听得主动、学得也主动。有的中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满足于做“录音机”式的笔记,这不仅无益于独立思考,影响课上听课,也无助于课后的复习,实不可取。可以说,课前预习是把学生从盲目做笔记中“解放”出来的好办法。   再次,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已独立阅读课本的新课文或老师发下的新教材,有时要查阅字典或参考书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有时还要写笔记提纲或记下弄不懂的问题,以便带回学校上课时搞清楚。这种学习方法如能长期坚持,就能不断提高自已的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它将受益终生。 2、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由学生自已看书的学习。预习时先估计老师将会讲多少内容的新课,再对这些内容认真地看一遍(难度大的可能不止一遍),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熟悉课文的内容大意。要边看书、边想,想想新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与旧知识有关?如果这些旧知识忘记了,就要去查看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把它弄懂。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再查看有关的参考书,把尚未弄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到上课时听老师讲,并在老师指导下来解决。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合上课本,回想一遍,看书上讲了哪几个问题?主要思路是什么?或者把有关的定理、公式试证明、推导一下。还可以试着做一点课后的练习题。这样做,不但加深了对新课的理解,还可以检验预习的效果。 四、课堂学习有哪些要求?   课堂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学习质量的高低。在上课的时候,就要既当好观众的角色,认真听老师讲课,又要当好演员的角色,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首先,每堂课都要安定学习情绪。在课堂学习中要做好知识上、物质上、思想上和身体上的准备,以保证上课的顺利进行。经过课前预习的中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已经心中有数,摆好课本和学习用具,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精神饱满的学习状态等都将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其次,要带着问题上课。在听课时,还要把自已在预习中找到的重要问题和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上来,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把这些问题逐个解决。具体要做到“五勤”:用耳朵听老师讲课,用眼睛看老师板书,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带启发性的问题,用口回答老师的提问或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用手记录老师讲课中那些课本中没有的重点内容。   可以把自已在预习中对新课的认识与老师的解释作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有些地方没听懂,应当先把这个问题放下,在课本上做上记号,当老师从另一个角度讲解或联系到后一个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