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经济的产生与本质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含如下内容1生产的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就会减少2交易的规模经济集中的大规模交易比分次的小规模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3专业化分工效益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交易将使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从而提高效率1规模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简要回顾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初思想斯密把分工看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最著名的例子制针的分工他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斯密认为大制造业与小制造业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严格讲规模经济只有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才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作坊式经济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生产规模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规模经济工业革命使机器操作系统代替了手工操作系统从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后果和技术后果工业革命后约翰穆勒1848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指出在很多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厂商越大分工也就愈细即便扩大生产规模不会导致进一步的分工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每个工人的工作更为饱满这也会有很好的经济效果1穆勒分析了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成本的原因一般说来业务开支并不与业务量成比例地增加大规模的生产需要配置昂贵机器的生产工艺用大生产体制代替小生产体制所节省的很大部分劳动是资本家自己的劳动21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55页2同上157159页对规模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充分表述是从马歇尔开始的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这一概念他认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大工厂的利益在于专门机械的使用与改良采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厂商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马歇尔还提出了一个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认为一个厂商的生产力随着整体经济或一个部门规模的提高而提高还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社会中的分工作为一个整体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单个企业或部门的规模扩大而产生的3交易费用学派的代表人物科斯1937提出厂商组织管理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又增加组织管理成本厂商之所以存在规模经济是由于厂商规模增长而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组织管理费用的增加所致4斯蒂格勒1951则从纵向一体化方面对规模的扩大进行了解释他认为那些完全实行纵向一体化企业由于做不到以平均最低成本生产同样数量的最终产品就要承受生产无效率的后果市场规模的扩大使企业能够比较容易地避免这种无效率办法是把纵向生产的不同阶段分成几个独立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有专业分工的企业每个企业的人员规模都根据行业所处的主要阶段的规模经济标准而定5德姆塞茨1998也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规模的问题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一体化与市场规模是负相关关系纵向一体化的变化程度无论从绝对规模还是相对比率来看都是市场规模企业规模等变化造成的6最近以新兴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转而关注厂商规模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提出厂商规模同经济增长并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如果分工在企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四篇第十一章4CoaseR1937ThenatureofthefirmEconomicaVol4p3864055StiglerGJ1951Thedivisionoflaborislimitedbytheextentofthemarket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596哈罗德德姆塞茨著所有权控制与企业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04230页业内部发生则厂商平均规模就扩大如果分工在企业之间发生则厂商平均规模就缩小决定厂商规模的乃是中间产品和劳动力相对交易效率的变化决定经济增长的是一般交易效率的高低因此经济增长可以在厂商规模扩大时发生也可以在厂商规模缩小时发生7综上所述规模经济理论是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的产物并随其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近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虽然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论述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以前这些研究都只是初步的比较全面的分析从马歇尔开始在马歇尔以后规模经济理论已经成为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的范围已从厂商层面扩展到经济增长层面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学家和新兴古典经济学家所提出的观点的确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视角规模经济的技术性描述标准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般做如下界定所谓规模经济从厂商角度看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严格地讲规模经济主要考察规模扩大以后平均成本的变动趋势比较典型的图形表述为7YangXandNgYK1993Theoryofthefirmandstructureofresidualrights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Vol26p107285ACQ1Q2Q3图11ACQ1Q2Q3Q图13ACQ1Q2Q3图12图11是一个经典的规模经济变化示意图在Q1到Q2阶段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平均成本下降这就属于规模经济阶段在Q2点属于规模经济不变阶段从Q2到Q3点由于规模的扩张导致平均成本上升则属于规模不经济阶段这里探讨的变化是一种长期的变化往往通过考察时序数据得出图12和13是许多学者认为更符合现实的描述规模经济的示意图即规模到达Q2点以后平均成本趋于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即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继续扩大规模并不会导致规模不经济现象的出现其内在的原因是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间的相对变动关系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随着产出增加平均成本将下降反之平均成本将上升在对规模经济理论进行分析时区分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实属必要规模经济理论的提出往往同规模报酬紧密结合在一起规模经济同规模报酬递增密切相关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如果对于所有的一项技术就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这里代表一项生产技术代表投入向量规模报酬不变是指Varian1991指出了几种可能不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8一是当细分一个生产过程时即使总是可能按照整数量向上调整经营但按同样的方式向下调整经营可能不行因为存在某种最小规模的经营以致在这种规模之下生产产出要牵扯到不同的技术一旦达到最小的经营规模较大水平的产出就可通过复制生产出来二是当所有的产出加倍后允许使用更有效的生产方式时通过投入的加倍来使产出加倍是可行的但可能有更好的方法来生产产出三是一些投入品是不可能复制的如土地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如果对所有的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虽然密切相关但两者有明显区分本研究认为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8瓦里安1991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618页的主要关系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规模报酬是一个比较规模经济更技术性的一个概念规模报酬变化要求投入必须同比例变动如果投入不是同比例变动则无法评价规模报酬变化相比而言规模经济只要求比较规模的扩大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间的关系并不要求规模扩大过程中投入的同比例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规模报酬是比规模经济定义更严格的一个概念其二在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条件下规模报酬递增将产生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递减将产生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的单位投入要素成本保持不变即单位投入要素的价格并不会因为投入的增加而变化由于单位投入成本没有增加而单位产出相对增加这就带来了单位产出平均成本的降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规模报酬递增必然产生规模经济用数学公式能给予更为清晰的表达对于规模报酬递增有注意这里是投入要素向量当投入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时候当一项技术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时对于规模经济的变化评估则会有这里分别代表规模变动前后的平均成本即规模报酬递增必然会产生规模经济现象同理规模报酬递减必然会导致规模不经济的现象但是如果生产投入要素市场不是完全竞争时当厂商增加投入要素时由于需求定律的作用需求上升导致价格上升这时规模报酬递增并不必然导致规模经济现象的出现即生产规模的增加并不会必然导致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原因在于单位投入要素价格上升这时是否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大小考虑如下分析在规模变动前当规模发生变动后由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伴随着价格的上升这时就会有同时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因素的作用由于显然是无法确定符号的这时我们就说规模报酬递增并不必然带来规模经济的改善其二规模经济的产生并不必然要求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作为一种生产技术规模经济评估的是一种经济效益也即是说规模经济并不必然要求投入的同比例变化它评估是一种结果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变化进而来考虑平均成本的变动情况可以这样认为当对投入要素市场不作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时规模经济的产生可以在规模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的情况产生二范围经济理论一个未被充分讨论的概念相比规模经济理论而言对于范围经济理论的探讨远没有那么深入原因可能在于范围经济所适用的范围及其界定和评估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范围经济理论的提出与描述PanzerWillig等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这一概念9他们指出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厂商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厂商中更节约时就存在范围经济应该讲范围经济这个概念的提出与学者们研究生产多种产品的厂商产生的原因密切相关即为什么厂商要选择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可得出即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比分别生产一种产品更为节约时就产生范围经济现象用公式来表达就是这里仅考虑的是两种产品的情况当产品种类多于两种时情况相似理论比较明晰但本文认为有两点需要关注其一厂商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9PanzarJohnCWilligRobertD1981Economiesofscop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71Issue2p268272并不一定是追求范围经济的结果很多时候厂商在确定生产多少种产品时考虑的是市场占有的需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多种需求的需要如果生产的产品过于单一难以占领市场难以形成比较大的生产规模同时厂商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是基于应对风险的考虑如果生产的产品过于单一厂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而假如能够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这种风险就能够降低其二在短期内厂商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不必然带来范围经济即使没有范围经济厂商仍然有可能进行多种产品的生产但从长期来看厂商生产多种产品的出发点肯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长期厂商生产多种产品是具有范围经济现象的2范围经济的成因范围经济的产生源于共享资源的利用这种利用类似于我们对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定义即增加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影响到别人的使用更为具体的分析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可能导致范围经济的可分解为1短期看范围经济的产生是源于共享资源成本的节约厂商通过生产多种产品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如厂商厂房的折旧使用大规模机器设备的折旧等前提是共享资源并不会增加彼此使用的成本即使会增加彼此使用的成本但这种成本的增加也小于因共享资源而增加的利润2长期看范围经济的产生还源于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有利于占领更为宽广的市场如厂商往往会因为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及新颖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和利润的增加而这种增长给厂商带来的益处又必然会让厂商加大开发相关新产品的投入3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也有利于抵御市场风险厂商获得范围经济能够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增加了厂商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