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务处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本学期,教导处在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主持日常教学工作,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在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规范常规教学管理,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抓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1、继续认真学习教学的有关文件,并认真做好每次记录 。本学期我校主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远研训【2010】01、02、03、04号文件精神,深入领会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和遵循原则”,理解掌握高效课堂的“标准要求”。
2、要求教师再次研读新课标,深入领会新课程精神实质,清楚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在3月中旬,分语数英教研组举行了一次新课标解说活动。通过教师的解说及交流讨论,促进教师更深一步领会新课程精神实质,使教师对新课标能熟记于心,运用自如。
3、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读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深刻理解其含义。并要求每位教师针对“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认真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找出自己与高效课堂的差距,定出今后努力方向,查缺补漏,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
4、继续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法规,从而提高教师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教育观。
二、抓常规,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实施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以教研组为单位采用“定时互查”的办法(每学期三次),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教学设计管理。
来源:( HYPERLIN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775da0100kdcu.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775da0100kdcu.html) - 旧县小学教务处工作总结(2010春)_紫藤萝_新浪博客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生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精心安排。没有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保证持续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这也是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价值。本学期,我们以教研组为龙头,参照《旧县小学教学常规月查细则》,继续以定期的形式(每学期三次)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及教导处,发现共性问题及时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进行分析和指导,使教师不断加强对教学设计的学习研究,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地提高。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我们继续大力开展了“随堂听课”活动,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听课25节、教研组长听课20节、教师听课15节。通过面广量大的“随堂听课”和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我们把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聚焦课堂、研究教与学、开展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的活动和课后反思上,放在了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上,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加强学生作业及作业批改的管理。
适量的作业和有效的作业批改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了学科作业的设计、数量、质量以及批改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各学科教研组在检查教师备课的同时,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次数、质量以及批改方式等进行评估,提炼优秀做法,并全校推广。
三、抓研究,促进课改不断深入
1、以小课题研究为基础,开展校本教研。结合校内语数英教研组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围绕“什么是高效课堂”、“为什么要建立高效课堂”、“怎样建立高效课堂”这三个建立高效课堂的关键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确立校本研修主题“__年段___学科课堂高效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