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从“故事”开始——中考作文的个性化表达
若想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个性化的表达是一个法宝。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有趣的故事,脱离千篇一律的套路,是考场作文致胜的关键,如何才能做到个性化表达?让我们听听老师怎么说——
单调的叙述千篇一律,有趣的故事万里挑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有自己的目标与要求,它既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它致力于培养初中生基本的写作能力,而非文学创作(避免一些局外人拿竞赛作文和文学创作类比作文教学)。梁启超说:“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所以,写作的教学理应培养学生“结构成一篇妥当文章的规矩”。(梁启超语)
提起考场作文的“个性化”表达,很多人自然会从语言的角度思考,误以为辞藻华丽,句式多变等是主要标志和关键,但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来看,学生的语言及技法方面大多能过关,有的甚至高中大学也够用了,反而是文章的内容却总给人似曾相识之感,缺乏必要的辨识度,或者可以说,大家的语言都优美,也就意味着没有优美可言。其实,语言只是作文好看的皮囊,各具特色的“故事”